國小三年級端午節日記三篇

篇一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

今年的端午節,媽媽教我包粽子。只見她拿出剛買的優質糯米,再找來粽子葉,媽媽讓我把粽子葉放在鍋里煮。我奇怪地問:“為什麼呀!”媽媽說:“葉子煮煮就能發出香味。”煮好後,我照媽媽 的指示,把葉子兩頭剪掉。開始包了,媽媽拿兩三個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把糯米放進去,在拿一根粽葉包住頭部,不讓糯米漏出來,最後用線把粽子繫緊。這樣就包好了。可我總是包不牢, 糯米總是往外掉,後來,我把粽子系了好幾圈。雖然不好看,但總算包好了。一個、兩個、三個……我們一共包了二十多個。

最後,媽媽把粽子放到鍋里煮,幾個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粽子終於出鍋了。

篇二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是人們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舉行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玩,到了奶奶家,發現奶奶正準備包粽子,我高興極了,對奶奶說:“奶奶,讓我也嘗試一下,看能不能包成粽子。”奶奶說:“好,趕快去洗下小手,來幫奶奶包粽子 。”我洗乾淨手後,去包粽子,奶奶把從超市買來的粽葉、糯米、紅棗、紅豆、繩子等都準備好了。奶奶首先把粽葉放在熱水裡侵泡,使粽葉變柔軟,這樣能更好的包粽子,使糯米不易掉出來。粽葉準 備好後,奶奶開始逐步教我包粽子,奶奶先拿出兩張粽葉,把它捲成圓錐形,然後放上糯米、紅豆和切好的紅棗片,折好後,用繩子捆結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是看到自己 第一次包成功的粽子,我還是很開心。

粽子全部包好後,最後一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鍋里煮,一個多小時後,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找到自己包的粽子,吃了一口,太好吃了!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篇三

又是一年端午節,往常,過端午節時,都是吃別人包的粽子,今年,我要向鄭阿姨拜師學藝,自己包一次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粽子。

我們先把粽子葉洗乾淨,把粽子葉冷凍起來,包粽子之前再把粽子葉拿出來用開水煮一煮,那翠綠的粽子葉在鍋里翻滾著,不一會兒,粽子葉就煮好了!忘記說了煮粽葉之前要糯米和紅豆提前泡上 兩個小時喲,這樣好熟!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包粽子了。我們先把材料準備好,先把粽子葉的”屁股“剪掉,再拿兩張粽子葉,把它們錯開,窩成一個圓錐形,往裡面放材料,第一層是花生米,再在上面蓋上一層糯 米,在放幾個大棗,再蓋一層糯米,在放點葡萄乾,紅豆。再往上面蓋一層糯米。在包粽子葉一蓋,再來個五花大綁一個粽子就OK了。可是,我不會”蓋帽“,於是阿姨有耐心的教起我來了,終於,在 阿姨的的悉心教導下,使我這個莘莘學子滿頭大汗的第一個作品終於大功告成了!

我又按照這個方法包了幾個,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