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篇一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0厘米,寬是40厘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為底,作一個高為50厘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呀!可是再難也要做出來啊!這時,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來這題這么簡單,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著終於把自己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裡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么難,只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是很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基本上完成了,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畫完成的很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篇二

今天老爸給我一個任務,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凱小區里大約有多少人?

這個任務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統計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幾戶,每戶有多少人,不就算出來了嗎!

哪我怎樣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來了,辰凱小區有一塊小區分布圖。我立即下樓找到分布圖,我看到分布圖上面的門牌號是161。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樓房一樣高,有別墅、小高層、多層公寓。其中有3幢11層高的小高層,各有2個門牌號;別墅有10棟,分別1個門牌號。剩下的全是6層高的多層公寓。多層公寓共有多少門牌號呢?應該這樣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門牌數和層數,我就能算出戶數,但每戶應該算幾個人呢?我假設每戶住3人。別墅的總人數=10×3=30人;小高層的總人數=3×2×11×2×3=396人;多層公寓總人數:145×6×2×3=5220人。因此小區大約總人數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的任務後,我覺得很開心,覺得自己還挺能幹的,還能統計出小區居住的人數來,不容易。

篇三

今天中午媽媽事不在,所以讓我管店。在媽媽出去前,她用一張紙記下了店裡所有物品的價格。

我心裡在想:我是第一次管店,別人會不會因為看我小,不買我的東西呢?我會不會……突然,一位看似大約60多歲的老奶奶問我:泰國炒米多少一斤?我看了看媽媽給我的那張紙,對老奶奶說道:“10塊錢一斤,喜歡吃泰國炒米的人挺多的,你也買些去吧。”老奶奶又說道:“看你年紀輕輕,就會做生意了,好!我買兩斤去。”說完,我抓了一大把裝進袋子裡,然後,放到電子稱上稱。我嘴上念道:一斤=500克,兩斤=一千克,10塊一斤,應該按20.00,嗯?怎么只有15.60元,我又想,泰國炒米大約2角一包,20.00-15.60=4.40(元),4.40/0.20=22(包),我就又抓了22包放進袋子裡。剛好電子稱顯示的是20.00元,我就把袋子系好給了老奶奶。

等我收錢的時候媽媽回來了,所以錢就由媽媽收了。

篇四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年輕人,買個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賣肉丸子的叔叔的價錢定位0.5元一串,賣肉丸子一時急把題目算錯了,價錢弄錢了,認為定位1元一串,只給年輕人5個,年輕人一算好聲好氣對那位賣肉丸子的人說:“你算錯了應該10個肉丸子。”那個人不聽回改,年輕人一勸在勸,後才答應,給他11串,年輕人說:“多一個我也不一樣,你拿會去,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多了一個我也不能要的,原來是數學幫了個忙。

我也有一回,今天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我外公帶我到理髮店去洗頭,洗頭價錢是5元一次,洗完後,那位理髮店的老闆因顧客太多,忙不過來,我外公給他10元,他卻找我外公7元錢,我外公沒看錢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錢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後,就回去把那2元錢還了那位糊塗的老闆,老闆慚愧的摸了摸腦袋說:“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不過來。”這兩件事中給突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老實的人給有上帝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