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培養》閱讀有感

近期,我閱讀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培養》一書。這本書主要從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及倡導合作學習的方式等幾個方面來論述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培養。通過閱讀此書,我覺得對於我本學期的研究很有幫助。自主學習是當今世界教育各分支學科的一個重要主題,它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從廣義上來說,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其創造性的學習行為實現自我發展。從狹義上來說,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習者通過運用多種手段和途徑,選擇有目的的學習任務和內容。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起重要作用。以下是我通過閱讀此書總結歸納的在教授英語課程時指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主要方法。

1.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過: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 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在課堂上應多運用電教平台,多利用生動的課件、圖片、漫畫,做英語小遊戲。猜英語謎語,教英文歌曲等,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往往一首簡易的歌曲,一個小小的活動就能激活學生思維,引起學生的興趣,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課前預習,培養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養成在課前預習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單元都要堅持預習。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課前閱讀掌握課文大意,能基本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通過預習讓學生找出不會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主動地解決和處理一些問題:鼓勵學生在聽課時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聽教師講解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

3.課堂上積極創設語言環境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多聽、多說、多寫。教師應在總攬全局下,積極創設語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下暢所欲言。這樣既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可以鍛鍊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比如可以設計情景,進行全班活動,組成對子、行與行、列與列、小組活動,還可以設計看圖說話,虛擬情景等。這樣的活動涉及面廣,實踐的內容量大,不僅能給所有學生提供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意識,而且能使所學的新的語言知識不斷重現,不斷運用,從而使知識得到鞏固。

4.讓學生做課後總結,深化認識

教師應在每節課後給出適當的提示,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後總結。因為學生在預習時曾有過一個粗略的學習目標,經過一節課的聽、說、讀、寫訓練後,就會發現最初的學習目標不盡完善:並且通過學生自我總結,還能反映出學生自己對這節課是不是真的理解透徹。教師再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並加以點撥。

5.有意識布置一些課外語言任務

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不時地布置任務。讓學生課外完成,訓練學生獨自計畫、實施和完成一次語言任務。如準備值日生匯報、編對話、講故事,給外國學生寫信。採訪碰見的外國人等。它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擴大知識面,增加語言練習量,而且還能運用所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策略去收集材料,處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真正學會學習。實踐證明,讓學生獨立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方法。

6.培養學生獲取和有效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的能力

不失時機地教學生和督促學生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設備去獲取有用信息,提高學習效益。首先教學生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資源,如辭彙表、語音圖表、語法要覽,通過歸納、分析有條理地把握知識;再教學生使用多媒體教學軟體,利用上網,查閱圖書館的圖書資料等,獲取更新更全面的信息,以變應變。

7.以發展的眼光、以激勵的方式做好學生素質評估

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成學生達到學習目標,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傳統的教學評價是書面知識型考試。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是依據每學期一次或兩次考試的分數作為價值的判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習效果、個性心理品質不能有效地得到檢測,阻礙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時,如果能採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這兩種評價方式達到和諧統一。形成性評價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終結性評價是檢測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反映教學效果。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兩者結合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

自主學習,要求教師不再是主體,而在學習中起指導作用,充當輔助的角色,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深厚的知識功底,豐富的文化素養,精深的專業造詣和廣泛的求知興趣。在課堂上,教師的工作不只是講授課程,還要準備、安排一個特別的環境,積極鼓勵兒童樂於其中並主動地進行學習活動。通過教學的互動,為學習者提供學習機會和學習經驗,由此來創造有利於建構個人意義的學習氛圍,使學習者增強自主、自控和自我責任感,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