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知音難遇

高山流水,知音難遇

——讀《等待一雙腳為我停留》有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關於知音的文章——《等待一雙腳為我停留》,我很受感動。

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一次作者來到一座鐵路橋的橋洞,聆聽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拉奏小提琴,他那么認真,用心地拉著他的小提琴,聽著聽著,我便陶醉其中。最後,這位中年人非常高興,說今天有我這位忠實的聽眾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無比喜悅。我被他視為知音,在回家的路上我終於悟出了音樂的真諦:真正從心底流出的音樂來到世上,不是為了錢財,而是為了尋找聆聽的耳朵;真正用心創造的藝術來到世上,不是為了贏取名利,而是為了尋覓知音。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感到:遇到真正的知音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這又使我想到了“高山流水”這個詞,俞伯牙和鍾子期不正是如此嗎?俞伯牙彈琴,鍾子期聆聽。俞伯牙在彈琴時志向在登高山,鍾子期說:“這峨峨的琴聲好似泰山!”俞伯牙在彈琴時志向在流水,鍾子期又說:“這洋洋的琴聲好似江河!”鍾子期離去後,俞伯牙為懷念他,就把琴毀了,並發誓永不彈琴。這,不就是知音難遇的有效證明嗎?

從古至今,還有許多這樣例子,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劉備 張飛 關羽互為知音,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而打拚;諸葛亮為了劉備這個難得的知音,而用盡畢身心血為劉備打下了一片江山;霸王別姬中的姬,為了霸王能逃命,為了不成霸王的累贅而自刎……

這些經典故事讓人回味無窮。

雖然知音難遇,但只要我們用心與別人交流,視朋友為知己,在日常的生活中知音也不是那么難遇。有時,在傷心之時,好朋友的一句問候,一個動作都有可能使你變得開心,那龍罩在心頭的烏雲就會消失,心情會好許多。這,不也是知音的真實寫照嗎!

六(6)班 李浩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