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哈利波特有感

一個名叫哈利·波特的孩子,一個不平凡的孩子,一出生便擁有了一個要與魔頭伏地魔對抗的標誌,一道如閃電形的疤。那是一道死咒的余痕,因為媽媽的犧牲把他的死亡減成了一道疤。他被姨夫收養過,一個委屈的童年,表哥達力總是仗著個頭大欺負他,就這樣過了XX年。在他11歲生日那天,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一個外表粗野,但性格溫柔的看守海格給他送去了一封魔法學校錄取信,證明他從一出生就是一各巫師的命運。他很高興地入了學,也知道了對角巷等一系列巫師世界的事物。到了學校還認識了兩個好朋友,一個傻頭傻腦的羅恩,有一個同樣把哈利當成自己孩子的媽媽,一個品學兼優的赫敏,有兩個平凡的麻瓜(非魔法界人士)父母。他們一起努力地救出了魔法石,與伏地魔頑強抗爭最後搗毀他的美夢,獲得了大家的尊敬。

福樓拜曾經說過: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越是想逃避,越是覺得恐懼,不如去面對它,迎戰它,使一切痛苦低頭稱臣,使燦爛的花朵盛開在艱苦耕過的土地上。哈利正是這樣,他面對困難從不低頭,反而抬起頭,挺起胸去面對它,迎戰它,征服它。同學們山中沒有筆直的路啊,然而有彎曲,才有雄壯,有秀美,有起伏,才有波瀾,正如溪流有有阻礙,有不平才有歌聲!我們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是有起伏、坑坑窪窪的。但我們不能向困難低頭,要向哈利學習,做一個正直、正義、勇敢面對困難,藐視困難的人!勝利永遠屬於堅忍不拔的人,讓我們大家一起去努力吧!

魔法、巫師已是被眾多作家寫過的老題材了,但羅琳的無疑是最好的。把魔法界寫得如此真實,無數的細節交織成一片魔力之網。書中最吸引人的是那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每一次的結局都如此讓人意猶味盡,拍案稱絕,書中到處都是伏筆,誰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結局就隱藏在眾多細節中。正是這樣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愛不釋手。哈利這個小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他的忠誠、勇敢、對正義、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無一不清楚地迴蕩在我的思想中。可能想過,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要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要面對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我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兒童一直被認為是幼稚的代名詞,但是哈利告訴他們,你也可以像哈利一樣承擔責任。這大概是《哈利·波特》給我最大的激勵。我可能會扔掉許多書,但書架中總會有一套《哈利·波特》;我也會買很多書,但書架中也永遠有一個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