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蝴蝶夢》

讀《蝴蝶夢》   篇名:  蝴蝶夢 作者 daphne du maurier 達芙妮·杜穆里埃 出版社:  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4年3月    好句摘錄:  曼陀麗是座墳墓,我們的恐懼和苦難都深埋在它的廢墟之中。這一切再也不能死而復生。……我們永遠也回不去了,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過去的歲月仍近在咫尺。我們力圖妄卻並永遠置諸腦後的種種往事,說不定又會重新喚起我們的記憶……   評析:     我覺得蝴蝶夢,勝似夜夜夢魘。麗貝卡絕對不愧為一個主角,她以死者的身份操縱著生者的命運——活著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為她所擺布著,無論是忠僕、情夫、丈夫、甚至丈夫新婚的妻子,每個人都是麗貝卡手中的犧牲品——在她通往欲望和邪念的路上。因此,“我”永遠生活在絕望之中,因為一顆單純而天真的心永遠無法想像這一切;但它們卻這樣暴露地現於眼前——真實與虛偽在此刻交織成一幅關於人性的陰森畫卷:麗貝卡心中的那種欲望已經像火一般蔓延到了她崇拜者的心中,那些人不顧一切地膜拜著這些令人不齒的行為。一切似乎都暗示著悲劇,“我”依舊相信德溫特先生能重新擁有莊園——直到最後,烈火燃燒在曼陀麗絕望的土地上;天空中,麗貝卡那猙獰的笑容還不時閃現著。杜穆里埃的寫作目的實現了——這種場景無疑是難以釋懷的、詭異的。它所揭示的那些醜陋全部赤裸裸地展現在眼前:畸形的婚姻,家族榮譽至上的悲哀,敲詐,行騙。麗貝卡無時不刻地化作它們,來威脅尚在人世的人們——她嗤笑著光明,卻也不知廉恥地嗤笑著自己的卑鄙。頗為戲劇性的是,她的勝利,恰恰是建立在自己俘獲靈魂的絕望之上。   那么,“我”為什麼依然思念著曼陀麗呢?玫瑰、鳥語和歡笑背後的那雙手,難道就不恐怖了嗎? 不——因為那個故事摧毀了曼陀麗。它日後的黑暗是因為麗貝卡那無窮無盡的幽靈般的影子。因為肉體的慾念而化為靈魂的鬼魅,這未免是讓人驚嘆的。層層推起的波瀾後面,那張恐怖的臉,無疑會化作我們對人性的覺醒。靈魂,你在哪裡?   質疑:  作者對景色的渲染效果頗佳,但語言略顯繁瑣——但是對於驚悚的情節,都沒有作太多的刻畫——因此我不十分明白這兩條故事線索的聯繫:懷念或是恐怖?情節上的安排是不是可以再緊湊些?     2007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