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傅雷家書》有感

看完《傅雷家書》後,我發現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書。它摘編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為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的信件。當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在我看來太深奧了。且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根本無法體會到那種相隔萬里時因思念而產生的憂愁和甜蜜。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繫感情的方式,在這裡更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首先,《傅雷家書》讓我了解到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都是因為傅雷為孩子總考慮到更多.更細。想要告訴他們一切自己平生所了解到的,希望他們能有一個更高的起點,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能走地更快.更好。兒子雖然已經長大,但在父親的眼裡,他們永遠是關愛的對象。他的這些關愛,不光是對兒子幼時的嚴格教育,更有著許多成人後的告誡!“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其實這是對孩子的愛,並不是對孩子的虐待啊!“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傅雷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可是,我卻認為這也太搞笑了點吧!哪裡有像傅雷這樣的父親會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我父母就經常說:“黃金條下出好人。”(“黃金條”指的是一種黃色的竹棍)雖然我不贊同父母的說法,但是,傅雷的嚴教確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作為父母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孩子少走怨路。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太陽升起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再走一遍,甚至多遍。他們總期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春期的我們,難道不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嗎?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也都明白父母對我們實行言傳身教的時候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後的生活更加輕鬆、快樂。可自己到關鍵時刻卻怎么也平靜不了那一顆浮躁的心。所以,平時,我們就應該時常抱有理解的態度,要體諒父母的做法。因為父母們是恨鐵不成鋼,畢竟他們的付出才是這世界上最真誠的呀!我想,傅雷大概就是這千千萬萬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親中的一位吧!這本書也只不過是他們的縮影罷了。要真正去體會父愛還得靠我們從生活中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