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悽美的法蘭西輓歌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世界名著——《巴黎聖母院》。相信讀過這本書的國小生應為數不多,但知道這個故事的人應該不少。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處的年代是法國歷史上的大革命之後,封建階級與資產階級作了多次的復辟鬥爭並最終在法國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時代。

在這本小說中,有幾個主要人物,他們分別是:加西莫多、愛絲米拉達、法比、克羅德和甘果瓦。加西莫多是一個畸形的棄兒,被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所收養,後來成為了聖母院的敲鐘人。他雖然形貌醜陋,常因此被人們辱笑,但他心地非常善良,為人特別正直。愛絲米拉達是一個因家貧而淪為妓女的勞動婦人的獨生女兒,生下來只有一歲時被吉卜賽女人偷走,臨死前才得以與親生母親相見……。

這個故事基本上在巴黎聖母院內展開。從巴黎人歡度傳統的“愚人節”開始,講述了被選為“愚人之王”的加西莫多受副主教克羅德的指使,強搶賣藝女人——愛絲米拉達。後來她被騎兵隊長——法比所救並愛上了她,加西莫多因此受到鞭刑。在一天晚上,愛絲米拉達和法比約會,克羅德跟蹤了他們,並找機會刺殺了法比,將殺人的罪名推到了愛絲米拉達身上,在極其殘忍的刑具下,愛絲米拉達不得不承認了這莫須有的罪名,後來被判絞刑。在行刑前的祈禱儀式進行時,加西莫多奮勇地救出愛絲米拉達,逃入聖母院。因為聖母院是宗教聖地,是所有人的避難所,故受刑期必須延期,執刑者和士兵也都不得入內。但避難期剛過,皇家軍就開始攻打聖母院,愛絲米拉達被捉了回去,在偶然間見到了親生母親,然後被推上了絞刑架,一個美麗正直而善良的姑娘就這樣被剝奪了年輕的生命。加西莫多這才知道那是副主教克羅德因得不到愛絲米拉達的愛而卑鄙地背叛了她,熊熊的烈火在加西莫多心中劇烈地燃燒,他憤怒地把克羅德推下了聖母院,結束了這個披著宗教外衣的、惡毒的偽君子的生命。

加西莫多悲痛欲絕,最後他在對這個世界極度的失望之中,自盡於愛絲米拉達的墓穴。

我覺得這本小說情節曲折,跌宕起伏,出人意表,它揭露了那個時代法國社會的陰暗面。在黑暗的政治背景下,統治階級如何殘暴,草菅人命;也寫出了以克羅德副主教為代表的天主教會反動勢力的陰險、偽善和毒辣,還寫出了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更讓我對法蘭西民族的那段歷史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還讓我對巴黎聖母院這座舉世聞名的建築很是嚮往,真希望有機會能夠踏上那片美麗而浪漫的土地去一睹其芳容。

相信你看了這本書後,也一定會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