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國小材料

“教書育人”是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國小材料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一

常黎明,男,漢族, 32歲,中共黨員,鞏留縣東買里鄉中學教師。 20xx年的教育生涯,無私奉獻、執著探索,不斷從經驗與感悟中走向理性與科學,著力提高學生審美素養,立體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獨特的教學風格。注重培養新任教師,做好傳幫帶工作。他的教育理念、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等對我校的美術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影響,為推動我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曾於20xx年、20xx年、20xx年獲鞏留縣東買里鄉中學“學科帶頭人”;20xx年7月 獲鞏留縣中“國小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20xx年8月 獲伊犁州“中國小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20xx年7月 獲鞏留縣“廉政文化作品徵集”活動一等獎;20xx年6月 獲“新疆教育系統廉政文化進校園作品創作”三等獎;20xx年10月獲“第五屆新疆中國小教師三筆字”一等獎;20xx年7月被評為鄉級和校級“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常黎明老師是我校一位青年骨幹教師,20xx年來,他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專注於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特別是他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樸素情感,成為每一位教師工作的典範。在我校開展師德建設的活動中,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之中,為全校教師做出了表率。

一、勤奮自學,不斷進取。

常黎明,1998年畢業於雲南省昆明地質學校美術系,1998年參

加教育工作,20xx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教二級教師。

常黎明老師從教以來,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常黎明老師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善於學習、勤於實踐、勇於創新、甘於奉獻。十幾年來,他淡泊名利、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堪稱教書育人、師德高尚的楷模,備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尊重。

常黎明雖有紮實的美術教學基礎,但他從不滿足已有的知識水平,十幾年如一日,結合自己的專業及相關知識苦學不輟。經過多年的自學,他終於把美術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為了檢驗自己的美術水平,他曾多次參加國內外不同的美術書法作品比賽,均獲得了不同等級的榮譽。為了提高自己的美術水平,他不但涉獵一些高雅的作品,還為縣內外一些企事業單位製作宣傳牌,而且從不計報酬。在常老師看來,製作一些專業性很強的東西,更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近年來他曾先後發表了許多教研和學術論文,並多次參加區、州、縣級美術研討會,受到了同行的好評。

二、勇於教改,追求卓越。

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他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美術能力,除了教材外,常老師還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把學生帶入到豐富多彩的美術世界,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給學生增加輔助教學材料,及時介紹國內外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訊息,這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

且讓學生在趣味豐富、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會了教材上學不到的知識。常老師還結合學生的實際,組織全組教師學習校本教材,效果很好。

他與很多學生建立網上聯繫,通過網際網路輔導學生的學習有關美術中的一些技法和知識。他不僅輔導他所教年級的學生,還輔導其它年級對美術感興趣的學生。這充分體現出一名優秀教師的高尚品德。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營造一個健康向上、人人參與的美術學習氛圍,他帶領全組老師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常黎明老師的美術教學模式,有力地推動了我校的美術教學水平,也影響和帶動了全縣的美術教學。

常黎明老師,多年來,就是這樣勤奮地工作著。在教育教學崗位上,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首心靈之歌: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二

渠桂榮,女,漢族,1950年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太康縣人。1976年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化學系,後留校任教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始終保持著滿腔的工作熱情。現任河南省有機重點學科點第一學術帶頭人,河南省有機功能分子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級有機化學教學團隊第一負責人,兼任河南省化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化學會有機專業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5年的教育生涯,無私奉獻、勇於攀登、執著探索,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第四屆巾幗發明家創業獎、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文明教師,河南省十大女傑,河南省優秀共產動員、河南省高校教學名師,河南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給別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在長期的教學過程總,渠桂榮老師形成了這樣的一種理念,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具備寬厚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外語基礎、高超的教學藝術、優秀的科研成果和高尚的職業道德。35年來,她也以這樣的高標準要求自己。“給別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為高校教師,只有具備紮實的外語基礎才能與同領域內的國外專家交流,學術研究才能與國際接軌。渠老師能夠在國際SCI期刊和國核心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60多篇,其中在本學科領域國際頂尖級學術期刊“J. Org. Chem.”、“Org. Lett.”、“ Green Chem.”等上發表論文10多篇,這都與她紮實的英語基礎分不開。

然而,誰又能夠想到留校工作之前她還是一個完全沒有英語基礎的人。她是文化大革命後招收的第二批工農兵大學生,上大學時沒有開英語課。而她在國中、高中學的是俄語。畢業留校後根據工作的需要,必須懂英語,而她對英語還一竅不通。她就從音標開始學起。當時渠桂榮已經31 歲了,上有近70 歲的老母親需要服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照看,愛人又在外地工作,而她自己在系裡擔任助教,每天上班,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帶試驗課,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有時累得晚上哄孩子睡覺時,她自己也渾然不覺進入了夢鄉。一覺醒來,無論是夜裡三點還是五點,都不再睡了,趕快爬起來學英語。就這樣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她硬是啃完了上海交大吳銀庚主編的3大本大學英語教材,具備了閱讀專業文獻和撰寫英文論文的水平。

在作為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主抓教學的副院長和有機教研室主任期間,為了提高學院的教學質量,她與化學院的領導班子和年級輔導員一起想辦法出主意,一頭抓學生,一頭抓教師,教與學之間密切配合。給師生營造了一個你追我趕、奮發向上的良好學習氛圍,創造了一個拼搏進取的教學科研好環境。有機學科點連續十幾年教學科研成績突出,學院本科生考研升學率由20xx年的30%上升到20xx年的近60%,每年以10個百分點遞增。同時,該院碩士生考取博士的升學率也穩定在80%以上。而由渠老師帶領下的有機化學學科的碩士連續三年100%考取博士。而且分別獲得了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及大連化物所有機專業考點總分第一的好成績,從而大大提高了河南師大在全國的知名度。

“我為我的學生驕傲,更為我從事的教育事業驕傲!”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多年來,渠桂榮堅持的教育方法是“用知識去啟迪學生心扉,用嚴教去規範學生行為,用愛心去感受學生真情,用關愛去指導學生成長。”

在教學中,重視本科生教育的渠桂榮老師有著自己的教學理念。她說,搞好本科生教育是學生成材的基礎,對施教者來說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在學術上取得驕人的成果之後,她依然堅守在三尺講台,她深知講台對一個研究者的重要性。為了給學生們講好課,每節課前她都要認真備課和試講,力爭把枯燥的理論講得生動有趣,同時還要不斷地注入新的知識、新的前沿信息,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況且,“講好基礎課也是對自身專業知識的鞏固和提高。許多新的發明和發現都離不開基礎知識,而新的知識、信息與基礎知識的碰撞,更能撞出燦爛的火花,誕生新的科研成果。”那些凝結著她心血結晶的發表在國際SCI源期刊和國核心心期刊上的160多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12篇獲得的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便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30多年來,渠桂榮一直在告誡自己:“教師是一個神聖而又富於挑戰性的職業。師德要高尚,課要常講常新,這是當老師最起碼的要求。”她一直非常重視本科生教學工作,常年奮鬥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第一線,每年要上600多學時的課。在教學中,她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採用啟發式、主線式的教學方法,由淺入深地講授科學知識,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容量,擴大知識面。逐漸地,她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受到廣大學生的好評。學生在教學評議中講道:“聽渠老師講課,是一種享受。”“作為一名教師,這是對我的最高獎賞。”渠桂榮很感動。

現在的渠桂榮教授桃李滿天下,她不時能分享他們的快樂。她的研究生,在國外發表一篇高級別的論文,會立即發E-mail向她報喜;她的學生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傑出青年基金200 萬元資助,也會立即打電話告訴她;還有她的一名研究生被提拔為一所高校的副校長後,專程跑來向她報告;逢年過節,一張張的賀卡、一封封的E-mail承載著一顆顆對老師的感恩之心,紛紛從世界各地傳來,令渠桂榮陶醉於學生的成功喜悅之中,讓她忘記了一切勞累和煩惱。他說“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什麼能比這些更讓我高興和驕傲的呢?我為我的學生而驕傲,更為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而驕傲!”

“只要新藥能研製成功,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近40年的科研與教學生涯中,渠桂榮幾乎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暑假、寒假,她在實驗裡做實驗;“五一”、“十一”是別人遊玩休息的黃金周,卻成了她做科研的黃金周。“因為這些日子沒有課也不開會,可以關閉手機專心做實驗。”常常一進實驗室,她就忘記了吃飯休息,從早晨忙到深夜。20xx 年元旦,渠桂榮和2 個研究生在化學樓做試驗,一直到次日凌晨2 點鐘才結束,化學樓早已落鎖,師生幾人出不去,只好每個人趴在實驗台上睡一會兒,天亮了,又開始新的試驗。展現了她對學術研究的執著和滿腔熱情。

不畏艱辛,孜孜以求為渠老師事業的成功奠定了厚實的基礎。1995年夏天,為完成國家新藥基金課題,渠老師親自帶領兩個研究生來到河南省南樂縣採集實驗中需要的大量原藥材。他們起早貪黑,一乾就是一整天。一次,烈日炎炎,高溫酷暑,一直有低血壓的渠老師在採藥時突然感到心跳加快,一陣難受,隨之天鏇地轉,暈倒在地。在農村衛生所里,醒來後的渠老師也為此感到後怕,但她認為“只要新藥能研製成功,及早為廣大B肝患者帶來福音,就是再苦再累,冒再大的風險也是值得的!”十年磨一劍,辛勤的汗水終於迎來了豐碩的成果,她的生成C-N苷鍵高效催化技術打破了日本對核苷產品的壟斷,雙手托起了中國的核苷產業,降低了何乾產品的成本,讓老百姓從此吃得起核苷藥品。她也因此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榮譽--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面對這些成績,渠桂榮老師淡然而欣慰。她說:“這些成績是我們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師生精誠團結,共同奮鬥取得的,她不僅包含有我個人多年的辛勤和耕耘,同時還包含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心血和汗水,包含每一位研究生的無數個不眠之夜,包含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和支持。”平凡的話語裡,讓我們看到了一顆金子般的心和她淡泊名利的高風亮節。

“我更願意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來服務他人,幫助他人。”

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由於科研和教學上的突出成績,渠桂榮受命擔任河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和有機化學學術帶頭人。在作為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主抓教學的副院長和有機教研室主任期間,渠桂榮老師全力以赴,盡心盡職。

就在渠老師擔任化學院副院長主抓教學工作做得得心應手的時候,學校里迎來了副處級幹部換屆的時刻。化學學院有幾位年輕的博士申報了副處級崗位,渠老師為有這些願意付出、甘做人梯的年輕人而高興,為了支持年輕人的工作,讓他們儘早得到鍛鍊,渠老師毅然讓出了副院長位置,並樂意扶年輕人上馬後再送一程。

“我在教學和科研上固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最看重的還是一個人的人品,所以,我更願意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來服務他人,幫助他人。”渠桂榮說。

在生活上,渠桂榮以真心、真情、真愛為信條,實實在在地為學生做著事情。學生生病住院,她給他們帶去水果和奶粉,把鮮嫩的鯽魚湯送到醫院。有一位本科生的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又臥床不起,面臨著輟學的危險,渠桂榮得知後主動地找他談心,鼓勵他,並給他送去學習用品,還給他200 塊錢,後來又幫他聯繫了家教,還給他找了一個周末到化工廠勤工儉學的機會,幫他度過了難關,完成了學業。

有機教研室老教師賈華民常年臥床不起,他愛人張琪老師行走不便,女兒、女婿又都在國外,生活無人照管。從1993年起渠桂榮就開始照顧兩位老師,十幾年如一日,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這兩位80 多歲的老人,定期為老人檢查身體、看病,幫老人買生活用品、幹家務;他們需要搬家時,渠桂榮一手操辦,讓兩位老人高高興興地住進了新房子;老人過生日時她送去生日禮品;老人病了她用輪椅把她們送進醫院,急用的藥她專程跑到鄭州去買;她們動手術的醫療單上是渠桂榮簽字;病危了是渠桂榮給她們做好了壽衣;兩位老人分別在1997 年和20xx 年相繼去世,他們的死亡證明書上籤的都是渠桂榮的名字,他們的葬禮也由渠桂榮操辦,渠桂榮做了她們的親生兒女應該做的事。而兩位老人也把她當成自己的親閨女,有什麼心裡話總愛跟她講,有什麼大事小事都愛對她說。每次渠桂榮去看她們時,老人都不忘提醒她要注意身體,張琪老師在病床上拉著渠桂榮的手心疼地說:“你這么忙還天天來管我,我活一天就拖累你一天,哪一天把你累壞了我就沒有福氣了!”看到自己的付出,換來了老人幸福的晚年,渠桂榮非常滿足。“我總覺得,儘自己所能,給周圍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和愛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是一件造福別人、幸福自己的事,也是一個教師應做的事。”

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三

一、對待孩子要“愛孩子賽媽媽”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吳邵萍同志把幼稚園的孩子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像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她愛孩子,每次與孩子措辭,她老是蹲下去,用溫順的擁抱和親熱的話語讓孩子感觸感染到暖和,被孩子們親熱的稱為"吳媽媽"。在這樣的大愛觀念下,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好呢?在吳邵萍的眼中,孩子的心靈最純潔,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師應該熱愛每個孩子,愛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師要將愛心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僅是這樣說,而且也是這樣做。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愛孩子也同樣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只有我們真正的愛孩子了,才會去關心孩子。其實愛是一次和風細雨的交談,循循善誘的開導,一個淡淡的微笑和一點小小的安慰。這樣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使你的孩子不再對你敬而遠之,也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再懼怕你;而變得喜歡你,也不會出現你一抬手就躲的局面了。老師對孩子的愛並不僅僅是教好書,盡到自己的職責,更是對孩子的一種關愛與引導,一種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正所謂好的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生。

二、對待學校要“愛園勝愛家”。

20xx年來,她從未因家庭緣由而影響工作。1999年,正值幼稚園創立南京市市級示範園時,她的父親因車禍住院。白晝,她在園謹小慎微的工作。夜晚,她還在病院一邊陪同不省人事的父親,一邊翻閱┞符理幼教材料,籌辦第二天的工作。她父親住院近一年直至逝世,她從未請過一次假。在工作中,她從不計較小我得掉,從不叫苦叫累。素日老是起早貪黑,早到遲走。在她的眼裡,幼稚園勝似自已的家,園裡建立比家還主要。吳邵萍同志是我們所有老師學習的楷模。我們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積累教育教學工作經驗。端正了態度,也就決定了教學的起點,這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我們要靜下心,沉下氣,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我們更應該凝神聚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以優質的教學回饋學生,回饋社會。教師的工作是很煩瑣的,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時,有家長向我們道謝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又是難以言表的。那時,覺得自己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只有辛勤耕耘的人才會結出豐碩的成果,只要我們盡職盡責,就無愧於人民教師的稱號。

20xx年來,吳邵萍同志始終立足於幼兒教育的第一線,刻苦鑽研,勤學苦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所有的愛全部傾注在幼兒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灑在幼教事業上,結出了累累碩果,取得了顯著成績。她以實際行動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教書育人的楷模形象,以獨特的人格魅力向全體黨員樹立了榜樣。

在吳邵萍先進事跡的啟迪和鼓舞下,我要更加牢固地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強化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我們都是人民教師,儘管我和吳邵萍老師的教育對象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態度,那就是甘於奉獻、甘做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