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日記:被同學嘲笑了

四年級日記:被同學嘲笑了

今天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很難的題,把我們全班都難倒了。

上午的第一、二節課是語文課,語文老師教了我們兩首古詩——《游山西村》和《題西林壁》。語文老師教到課文的時候,指著《游山西村》這首古詩神秘地問大家:“你們仔細想想看,這首詩為什麼上半部分寫事,下半部分寫景呢?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我給大家五分鐘和同桌交流一下,五分鐘後大家請把答案告訴我!”

我和同桌黃榮濤開始討論了。我們兩個一開始都覺得這詩句有問題,上面的句子寫事,下面又是寫景的,怎么連貫得起來呢?有人告訴我們,讀一讀課文也許就可以得到答案。於是,我們兩個輪流讀。我倆讀呀讀,讀到最後都快會背了還是沒有答案。這時,老師暗示我們:“你們仔細想一下,有可能就知道了喲!”我改變了想法:人家是詩人,詩怎么會寫錯?絕對沒錯!可黃榮濤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詩人也有出錯的時候!我(可不輕易放棄,又)說:“人家的詩是通過很嚴格的篩選才能印成書的,要是詩出了錯,管理人員會適當修改的。”

“要是修改疏忽,沒及時把錯的地方糾正呢?”

“才不會,假如這樣的話,老師也會告訴我們糾正課文的。”

“老師忘了呢?”

“課都上了一大半了,老師怎么會忘了呢!”

“我說詩錯了就錯了,等老師來給咱評評理!”

“評就評,誰怕誰!”

最後老師說:“這首詩沒錯。大家想想,詩人寫的詩是一字一句琢磨出來的哪能有錯呢?不過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下半部分是為上半部分做鋪墊,沒下面這一句詩,上面那一句詩就顯得莫名其妙了。”同桌看我平時成績很好,在同學們心中是無所不能的,但老師出的題都不知道主要原因,於是他嘲笑我道:“平常成績那么好,現在老師出的題連主要原因都不知道!”

喔,原來是這樣。看來我懂得太少了,我以後一定要好好讀書,可不能再丟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