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清明節日記500字左右

篇一

今天清明節,我們沒有一如既往的去墓地掃墓而是去了安徽踏青。

我們這一次的目的地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我們一家人開了4個多小時的車子來到了黟縣,不一會兒映入眼帘的則是一排乳白色帶棕色的古村落——宏村,這裡也是國家5A級旅遊聖地。

我們進了宏村,密密麻麻的青石板路繞的我們暈頭轉向。小巷子很窄很長,周圍兩旁得房子有些已經被風雨弄黑了,但是卻掩蓋不住它們那樸素的純潔。房子的屋頂是一片片瓦楞,清晨的露水從屋頂上流下來,“滴答滴答”的聲音讓村子顯得特別的寧靜。

走著走著,不經意間來到了宏村最美麗的地方——南湖。碧波蕩漾,清澈見底,幾排房屋在湖邊點綴,與南湖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蘆葦叢叢,鴨聲翩翩,一群鴨子在蘆葦邊嬉戲,玩耍。它們的出現與那副靜水圖相對稱,一動一靜,讓湖變得有了生命。春天,更是讓它生機勃勃。湖邊的垂柳抽出了嫩芽,仿佛是南湖姑娘的頭髮,微風吹過,枝條翩翩起舞,葉子沙沙作響,鴨子嘎嘎歌唱。早晨的南湖就像是正在裝扮的少女,真的是淡妝濃抹總相宜。

夕陽西下的南湖,更是給它增添了濃濃的一筆色彩,別有一番風味。在紅雲的映襯下,柳樹穿上了紅襖。倒影浮光,鳥飛魚躍,猶如人間天堂。

南湖春生機勃勃,夏風吹花香,秋金葉落水,殘橋遺雪宏村因它而美麗神奇。

篇二

清時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4月5日,是一個讓人傷感的日子——清時節。在這天,我會格外懷念我的外公,讓我的心中充滿了感傷和無奈。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一家人也加入到眾多掃墓的人中。我們帶上了果品、紙錢、食品、鮮花之類的東西進行祭奠。一切準備就續之後,一家人踏上了祭奠之路。

外公的墳地在龍山上,原本彎彎曲曲的山路,現在已變成了平坦的大馬路;原本光禿禿的土地,現在已變成一座小型公園;原本沒有生機的土坡,現在到處鳥語花香。一路走上去,四周長滿了剛探出頭的小草,是那樣柔和、清潔;小野花在風中輕輕搖曳著,小麻雀們站在樹枝上唧唧喳喳地叫著。

到了墳地,爸爸媽媽馬上忙了起來,我也幫了一點兒小忙,略加清掃,在墳前擺上水果、酒、食物等,每人走在墳前敬上一柱香,再磕上三個響頭。我拿起隨身攜帶的鮮花,插在外公的墓碑前,表妹拉著我在旁邊采了一些小野花,放在墓碑前。這時,媽媽長嘆一口氣,似乎是想到了外公慈祥的笑容和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而發出由衷的想念。

看著外公的墓碑,我想起了和外公在一起的生活,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想念和由衷的悲傷之情,淚水在我的眼眶中打轉兒,我強忍住淚水,抬頭看看這灰朦朦的天,心想,老天爺為什麼要這樣殘忍。

司馬遷曾經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確是這樣,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義,要給每一個後人留下好的印象,真正的基因,是一種思想,一種精神或一種信念。

在這個春雨綿綿的節日裡,它令我們在懷念過世的親人的同時,更讓我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清明節,讓我多了一番對人生的感慨。

篇三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五,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穀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裡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於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沖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媽媽看了說: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媽媽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隻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了!

走呀走,終於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乾淨後再把貢品和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媽媽嘴裡念念有詞的也不知在念叨著什麼,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裡,然後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里去燒,最後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後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和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後,我全身濕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