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教育日記

先練後講,先學後教,數學教學常總結。下面是五年級數學教育日記,歡迎閱讀。

五年級數學教育日記1

“學困生”轉化工作一直以來受到關注,廣大教師已經從不同角度轉化“學困生”。但我覺得在今天,採用鼓勵表揚方式,來引導促進“學困生”的成長,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

1、愛心。 真摯的愛,可以填平師生之間的鴻溝,取得學生的信任。教師要真正了解學生,充分信任,以平等、愉快、友好和鼓勵的方式對待“學困生”,才能輕鬆與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學困生”感受到愛的陽光。

2、信心。信心是“學困生”成功的基礎,一是教師自身要樹立起信心,要相信每一個“學困生”不僅有進步的心態,也有進步的渴望。二是要樹立起轉化“學困生”的信心,“學困生”身上雖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教師在發現學生“閃光點”的基礎上,老師應選擇有利時機,適當加以表揚、鼓勵,循循善誘。

3 、細心。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特別是對“學困生”,他們很少受到人們的關注,更需要教師細緻觀察,全面了解,從而發現挖掘在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4、耐心。作為教師,要切忌煩躁和蜻蜓點水,應一個知識點、一道習題耐心地講解,作個別輔導,指點學習方法,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不厭其煩地指導,直到讓他們掌握為止。

5  、寬容心。教師要包容“學困生”的所有缺點,從感情上親近他們,興趣上引導他們,學習上啟發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讓“學困生”體會到老師時時刻刻都在愛護、關心他們。

五年級數學教育日記2

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是我們每一個個教師共同的責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切實增強學校安全教育的實效,那么,安全教育就必須有機的融入我們的教育教學之中。

例如數學課堂上,在教學第五單元“平面圖形的面積”這一部分幾何知識時,我讓學生準備剪刀、卡片、尺子等操作工具,這是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準備的,如果學生沒有準備好則會影響數學知識的教學質量。我在制定這單元的教案時就充分考慮到學生在課堂上,特別對於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使用剪刀這類工具肯定會有一定的危險,所以在教具準備中就提前與學生進行紀律上的約定,規定只能在相應環節規範的使用工具,活動完畢立即妥善放置,放學立即帶回家不再帶到學校。有了事先的計畫和準備,才能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防範,也更能規範教師、學生的課堂行為。所以,我每次講到這部分內容時,都未發生過安全事故。當然計畫制定得再完美,也需要教師在實際上課活動中進行落實,如果僅僅把計畫停留在紙面上就成了紙上談兵了。

五年級數學教育日記3

“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

但學案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要由被教案牽著鼻子走,演變成被學案牽著鼻子走,為了學案而學案,既要利用學案進行教學,又要靈活運用學案。讓學案牽著自己的鼻子走會限制了老師和學生的自由發揮。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課堂教學更具有生成性與不確定性因此我們要在學案中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更多的預設,出現了“機動環節”或是“構想環節”,即在學案中體現“備學生”。。課堂教學的預設不是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這種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們在使用學案時要更多地為學生的“學”而預設:預設學生會提出什麼問題、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生活有怎樣的體驗、探究會有哪些答案、練習會出現什麼錯誤……在此基礎上教師怎樣肯定、鼓勵、引導、矯正等等,還可以增加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的環節。

另外,我認為不同類型課的學案,形式、設計重點應該有所不同。新授課的學案應該著重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準備知識的落實和具有啟發、探究味的問題情境的設計。習題課的學案應該著重幫助學生總結解答典型問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複習課的學案應該著重幫助學生梳理一下知識體系,對某些重要知識、技能進行專題研究分析。試卷講評課的學案應該著重幫助學生了解每個試題考查了哪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哪些方法、思想、能力在哪道試題上得到了體現,自己的缺陷又在哪裡;應該在對每位學生的試卷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有重點地進行講評,幫助學生學會錯因分析和自我糾錯。

總之,在新課程自由、嶄新的天空下,我們面臨著思維模式、觀念行為等的多重改變,我要不斷吸取新知識、學習新技術、探索新方法,我願和我的同伴們一起在學習中成長,在合作中成長,在實踐中成長。

五年級數學教育日記4

“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

“導學案教學”傳承的僅僅是一種思想,並不是具體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一直努力探索者、實踐著、思考著,我們要讓“它”真正發揮其作用。不要讓自己的思維局限在已有的導學案中,不要被學案牽著鼻子走,為了學案而學案,既要利用學案進行教學,又要靈活運用學案。既要發揮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作用。讓課堂成為學生享受學習的樂園。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課堂教學更具有生成性與不確定性,因此我們要在學案中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更多的預設,出現的“機動環節”或是“構想環節”,即在學案中體現“備學生”。課堂教學的預設不是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這種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們在使用學案時要更多地為學生的“學”而預設:預設學生會提出什麼問題、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生活有怎樣的體驗、探究會有哪些答案、練習會出現什麼錯誤……在此基礎上教師怎樣肯定、鼓勵、引導、矯正等等。

在課堂上,一些學困生會出現一些問題。可他們存在的問題在我們看來也許並不是問題,可能並不會作為重點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樣一些後進生的問題越積越多,小問題得不到解決也就演變成了大的問題,致使他們與其他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而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即使我們發現了後進生的問題,但他們的問題可能只是一些粗心或者基礎不紮實的問題,如果這些小的問題也一一拿出來在課堂上講解,那課堂效率也會大大降低的。利用“導學案教學”很有效地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在實踐導學案教學的過程中,我利用 “兵教兵、兵練兵”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上由於學生人數較多,無法一一照顧到,這樣二人小組中的組長就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用,組長及時檢查組員的學習情況,及時地發現組員的問題並幫助改正、講解。同時,在講解的過程中,組長的思路更清晰,語言表達能力會更強。逐漸會養成細緻、嚴謹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組員在自學過程中遇到困難,也可及時請教組長。這樣,組員與組長在學習過程中,會達到共同進步的結果。所以,簡單的問題在二人小組中發現,就可以由組長有針對性地解決掉了,而教師要講的則是絕大多數人都難以突破的重點和難點。這樣目的明確地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中也會輕易地了解本節課的學習重點,重點講解之後,還應該讓學生以二人小組再複述一下,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對教學重點掌握得好、掌握得牢。

如何進行捆綁性評價,既做到公平合理,又能發揮每一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是利用“導學案”教學的又一個難點。為了提高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和效率,我採取了相應的激勵措施, 我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發言狀況,及時加星。比如,小組中的一名學生主動發言了,就加一顆星,如果發言質量高,再加一顆星,如果聲音洪亮,再加一顆星,也就是說,每個學生的發言都會給小組加星。另外,如果中等學生和學困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就給翻倍加星。考評小組合作的效率高與低取決於每單元的小測驗,測驗完後,總分進入前5名的小組以及進步幅度明顯大的小組每組加兩顆星,組員有明顯進步的同樣翻倍加星,根據組裡得星情況做到一星期一小結,一個月一獎勵,有了這樣的特殊規定,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長就會時刻關注自己組員的學習狀況,並努力讓自己的組員真正弄懂弄會,好給他們小組多多加星。為了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每天數學課後會由四個小隊長交叉把各小隊里每組的得星情況記錄在專門的本上,並寫好日期。

總之,在新課程自由、嶄新的天空下,我們面臨著思維模式、觀念行為等的多重改變,我要不斷吸取新知識、學習新技術、探索新方法,我願和我的同伴們一起在學習中成長,在合作中成長,在實踐中成長。願我的孩子們在學習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五年級數學教育日記5

導學案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但在這段時間的實踐運用,我認為其的好處是很多的,比如:

1、學案將重難點知識融合在自我檢測、鞏固練習、拓展練習題中,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的挑戰精神,活躍課堂氣氛,達到有效的主動學習。

2、學案的設計能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包括舊知回顧,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小組匯報等,同時還包括課後學習的延續。

3、學案教學中,為了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教師進行學案教學的二次備課,並努力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針對本班學習情況對導學案進行修訂,達到導學案的最最佳化;二是將自己具體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特別是具體的操作層面上的方法、技巧寫入學案,將導學案真正個性化。

在使用學案的過程中,我仍有很多困惑,比如:

1、把學案當成是萬能的,我有時會被學案牽著鼻子走,為了學案而教學。

2、學案中的練習題是否是越多越好。

3、怎樣才能更有利於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4、設問導讀這個環節一結束,是否應匯報,教師順勢強調一些重難點。

5、導學案教學怎么才能更好的突出一個“導”字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繼續堅持這一模式,並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進一步完善,讓它為我們提高教學質量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