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第二單元作文《二十年回故鄉》13篇

夢回蒲小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這個時節,我總是不經意間,思念起我的母校——蒲鞋市國小。是啊,今年三十一歲的我,離開故鄉已有二十年了,此時此刻,我是多么希望能再回到我的故鄉,我的母校。今天,今天我回來了,我終於回來了!

(點評:引入自然,情感飽滿!)

打車來到校門口,正準備進去時,保全一把把我拉住,“家長不許進校。”我愣了愣,心中閃過一絲悲哀:是啊,我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乳嗅未乾的小屁孩,已是為人父母了呀!於是,我找個藉口,走了進去。

(點評:一處細節描寫“愣了愣”表現出了我當時的心境——物是人非,情何以堪? 的確,二十年後回到母校,童心依舊,卻已是人已到中年!)

走向那寬闊的操場,我的腦海中不禁勾起兒時與同學玩耍的情景——還記得那時,一位女同學為了引起我們的注意,竟把牙套給摘了下來,在我們前面晃來晃去,把大家都嚇了一大跳。那時我們的窘態,現在想想還真覺得好笑呢!不知不覺,我已走到雙槓旁,輕輕地撫摸著那已生鏽的鐵桿,心中有種說甜不是甜,說苦不是苦的滋味,畢竟,我已經長大了,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想玩就玩了,不免有些遺憾。

走著走著,就到了我以前的教室。透過窗戶,發現裡面並沒有人,估計是去上體育課了。我推開門,走到我原來的位子上,輕輕的坐下,椅子發出了輕微的吱呀聲,我用臉貼在課桌上,聆聽它細小的呼吸聲。小時候,我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處處受人關照。記得有一次,我上課回教室晚了,老師也不批評我,只是囑咐我以後別再遲到。那時,稚嫩的我還不懂老師為何只是叮囑,只知道自己不用挨批評,心中覺得非常的僥倖。現在想起來,不禁覺得可笑,笑我當時天真的想法,也笑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點評:兩個場景的回憶恰到好處,把人到中年的“我”對童年的懷念表現得淋漓盡致,佳作!)

走出教室,我倚著欄桿,呆呆的望著遠方,那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一直在腦海里迴蕩。一種從來都沒有的悲傷衝擊著我的心頭,兩粒熱乎乎的淚珠順著我的臉頰流下。在那國小六年的時光里,有我多少的情感在裡面,有多少努力在裡面!在這二十年里,我夜夜難眠,即使偶爾做了個夢,那也是夢見我可愛的母校和母校里那可親的老師······

(點評:同樣是抒情,有的同學表達的就比較生硬,而本文小作者的語言豐富,情感飽滿,值得同學們學習!)

如今,我回來了,我見到了我朝思暮想的母校,心中多多少少的情感在這一刻湧出······

(點評:精彩的結尾!讓人讀來唏噓不已。難得小作者小小年紀有如此成熟的心境。)

20年後回故鄉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說的好呀。博士生的我離開母校20年了,今天是國小聚會,我也該回回母校:蒲鞋市國小了吧。

(點評:小作者選用了這首描寫近鄉情怯的詩句,很符合二十年後會故鄉時的心境。但美中不足的是引用的詩句和下文聯繫不緊密,下文沒有突出,自己對二十年後終與回到兒時的地方時的激動心情。

建議改成:“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說的好呀。二十年沒有回鄉了,已經是博士生的我也離開母校整整二十年了,今天終於回來了,終於能與曾經的少年玩伴蒲鞋市國小一聚,真是百感交集啊……)

“喲,這不是蒲小么。”“是的。”保全人員回答我。我剛要跨進校門時,保全人員攔住了我,“家長不能進校”。我忘記了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不是小孩子了。我只好解釋:“同志,我這次是回來看看母校的,你就讓我進去吧!”“好吧,進去吧。”

我走到了六(3)班:孩子們都去上體育課了。我走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輕輕的坐了下來,注視著黑板,像有老師在給我講課一樣,不禁讓我回憶起了童年。再看看以前的‘左鄰右舍’:吳沐哲、章嫣恬、王心笛、廖道韞等,都‘不在了’,真的好想念他們喔。再看看課桌:課桌還沒變,上面還刻著我上學時留下的筆跡。如果在給我一個機會,我真想再回到過去,去專心的聽課,快樂的玩耍,我也不嫌作業多,因為現在才叫忙呢:左一個人,右一個人,有時連中飯也沒時間吃;我也不嫌老師批評我,來時批評我們是對的,這樣我們才能不犯錯誤,改正缺點嘛!但這絕對不可能了。

(點評:兒時擁有“左鄰右舍”是多么的美好時光啊,和現在的繁忙相比,“我”更加懷念那份兒時的快樂,即使是很多作業,是老師的批評,在此刻的我心中而言,也時最美好的。)

這時,進來了一個人,他瘦瘦長長,黝黑黝黑。我仔細一看:“你是……金武澤!”“yes,我就是金武澤。你是誰啊?”“你忘了啊,我是你前桌的左桌的同桌啊!“你……你是……是……盧卓逸!”“對啊,你連老朋友都不記得了啊!”“我忘了。”“你在哪裡工作啊!”“我在電力公司當了總經理了。”“哇,這么牛。”“不僅我,還有一個人呢!”“誰?”“看看不就知道了嘛。”

這時,又進來了一個人,他胖胖的,戴著眼鏡。我仔細一看:“這不是陳里一芃嘛!”“對啊?”“你在哪裡工作啊!”“我在食品製造廠。”“我一看就知道。”“你怎么知道?”“你這么肥,而且童年時這么喜歡吃東西,不在食品製造廠在哪裡啊!”“還是你聰明。”

“對了,其他人來了嗎?”“那我們先去見見林老師吧!”“好誒。”

(點評:有意思的語言描寫,表現出了久未謀面的同學相遇時的驚喜以及互相寒暄的親熱勁兒。不錯!結尾,小作者試圖也以對話結束。這裡火候還欠缺了點,讓人覺得結束的優點突兀。建議加一段:歡樂地笑聲迴蕩在蒲小的上空……)

二十年後回到母校――蒲小

一晃二十年過去了,我已經是中國美術學院的一名教授了。我每天都在思念我的故鄉,我的母校,懷念著我的童年。今年放暑假,我回到了故鄉―溫州。

(點評:開篇富有語勢,了了幾句,卻很清楚地介紹了時間流逝,自己的成長。並抒發了自己對家鄉,對童年的深深眷戀之心。)

走下飛機,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著故鄉蔚藍的天空,心情是何等的舒暢啊!回到故鄉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母校-蒲小。

(點評:很欣賞這裡,小作者進行了環境描寫,通過描寫環境的美好,來襯托出自己心情的愉悅。)

我走進母校的大門,眼前的一切把我驚呆了。操場已擴大了好幾倍,一座座幾十層高的教學樓拔地而起,顯得氣派莊嚴。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繼續前行,一座花園式的建築深深地吸引了我。走進去一看,眼前的景色令我陶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嘩嘩”流淌著,一座小橋橫臥在小溪上,花園裡面種的都是同學們運用高科技培育的真奇異果,累累碩果掛滿枝頭。眼前的小橋、流水讓我流連忘返,如同置身世外桃園。

(點評:小作者對於景物的描寫比較到位,能運用移步換景法,將新校區進行了介紹,比較清楚!)

參觀完畢,我走進教學樓a樓,眨眼間電梯已到了三十樓的教室。教室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黑板是聲控的,只要你對著黑板想說什麼,黑板上就會出現什麼字,再也不用粉筆和板擦了。每位同學的桌子上都擺放著一台電腦,無論做作業,還是回答問題都是在電腦上操做。下課時,同學們只要站在升降式操場上,操場就會自動降落到地面上,同學們在上面做著自己喜歡的遊戲。

這時,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師朝我笑了笑叫了聲“楊子”。定神一看,原來這是我心中最尊敬的班主任林小操老師。多年不見,林老師依然精神矍爍,她勤奮教學,關愛學生的往事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我急忙跑過去和林老師親熱地擁抱在一起,如同見到了久別的親人。

(點評:小作者給老師也安排了二十年後的生活,謝謝!還能把我描寫的這么受歡迎。)

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像金子一樣灑滿了優美靜謐的校園,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母校。

(點評:夕陽西下,景色多美!正如國小校園給我留下的那份最美好的記憶!欣賞這樣的寫作,富有美感,語句含義深刻!)

蒲小·童年

時間逝去如流水。轉眼間,二十年的光陰匆匆逃去了。現在的我,已是一個擁有事業、擁有家庭的人了。打開記憶的閘門,童年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美好時光浮現在我的腦海里。忽然,我的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我要回母校!看望我的蒲小!我想著,不由得感到興奮不已。

我那雀躍著的心,將我引到了蒲小的校門口。

“啊,這就是蒲小嗎?我親愛的母校!”我望著比以前更加華麗、寬闊的學校大門,心想,“我回來了——蒲小。”我輕輕地跨進校門,一個門衛老伯突然對我說,“家長不能進校!”喔,是啊,我已不是那個少先隊員了。“我沒有什麼事,就進去看一看。”說著,我便走了進去。

走進校園,操場仍像往日一樣“擠”滿了孩子,他們追逐打鬧、快樂地玩耍。籃球場上仍然是高年級孩子嬉戲的天堂。什麼都沒變……

我又悄悄地走進我曾經呆過的一(3)班教室,這時,孩子們都在操場上玩耍,教室里顯得有些空蕩。看看後面的牆報上寫著“我們是國小生啦!”看著看著,當年大姐姐給我戴上鮮艷的小紅花、把我領進教室的場景,仿佛就出現在昨天。現在想來感到格外的溫馨與親切。

(點評:人生每個階段總有那么一兩個片段讓人刻骨銘心,小作者選取了自己剛成為國小生時的那個畫面,很溫馨。選材好,總能喚起讀者的共鳴,從這一場景的選擇上看,小作者的選材思路無疑是上乘的。)

走出教室,站在走廊上,望著孩子們奔跑的身影,我的心裡湧起一陣波濤——我多想和孩子們融入在一起,和他們分享快樂呀!可惜,我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天真可愛的小姑娘了……

就在這時,迎面走來一個戴著眼鏡、和藹可親的老師。啊,這不是林老師嗎?!我仍像小孩一般天真地叫道:“林老師!”“你是……”林老師推了推眼鏡,“喔,鄭萱!”時間也在林老師臉上寫下了日記。此時的林老師已不再年輕、神采飛揚,但依然可親、容光煥發。

我和林老師聊了幾句,老師也匆匆忙去了。又只剩下我一個人站在清冷的走廊上。

(點評:有時文章的味道就在關鍵的那么一兩句,讀到這一段,讓人感覺到一份孤獨,一份無法回到過去的無奈。小作者的語文功底了得!)

唉,二十年了,美麗的蒲小依然年輕,可人的容顏卻都已變了。不變的只有那顆心,依然童真……

(點評:欣賞這個結尾,言盡情留,回味無窮!)

哇,這就是溫州

二十年後,我已經長大成人,在外面大有成就,今天,我重新踏上這片令人思念的故土,來參觀參觀“長大”後的溫州。

(點評:開篇簡潔明了。)

乘著輕軌,不出幾分鐘,就已經到了我的母校:美麗的蒲鞋市國小。咦?這還是蒲小嗎?簡直就像是一座花園。放眼望去,昔日的鵝卵石小路旁種著一朵朵美麗的蒲公英,風一吹,蒲公英就隨風飄動,好像在為自己梳頭。再看看大操場,同學們,啊!不對,小朋友們正排著整齊的隊伍做早操,真有氣勢。再看看教學樓,灰黃相間,好像預示著我們蒲小更加輝煌。

(點評:這是用語言拍出的蒲小二十年後的景觀照。語言表述流暢,從全景到局部,符合視覺需求。)

接著,我來到了我以前的五(3)班教室,教室里坐滿了五年級的同學,他們挺直腰板,眼睛直視前方,認真地聽老師講課,全然沒注意到一個大人正站在門口。看著他們那股認真勁兒,仿佛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你看,老師提了一個問題,要請人回答,其他人高高舉起了手,就我縮在那裡,心裡念叨著“不要請到我,不要請到我”沒想到老師還是請了我,我站起來,支支吾吾地說了些我自己也不知道的話,聲音小的像蚊子哼,同學們頓時哄堂大笑,我的臉漲的通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回去。“叮鈴鈴”下課了,鈴聲把我從幻想中拉了回來,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還真的很可愛。

(點評:現實和回憶相結合,烘托出一份對童年歲月的思戀,真是人生如夢,驀然回首,幻若隔世!)

參觀完蒲小,我又來到了溫州最有名的雕塑:“物華天寶”面前。啊,原來這座銀燦燦的雕塑現在變得金燦燦的了,“物華天寶”被一簇簇無名的漂亮小花簇擁著,顯得更加美麗。花叢中還藏著一些小巧的“物華天寶”,好像是它的兒女。

咦,那是什麼?一座高高的建築聳立在眼前。喔,原來是溫州最高的高樓:“世貿中心”。看,多高的大廈,原來只有85層的大廈,現在已經變成了150層的大廈。抬頭一望,直插雲霄。以前的“世貿大廈”都是商務樓,現在卻變成了一半商務,一半五星級高級賓館,很不錯吧?

一轉眼,晚上到了,看,夜空到處都是滿天飛舞的螢火蟲,他們和霓虹燈一起,把整個溫州照的更加繁華了。抬頭望去,你又會看見一副另類的景象,滿天的星星,滿天的螢火蟲,滿天的小巧玲瓏的鳥……儼然是個動、植物,都喜愛的公園。

哇,這就是溫州!!這就是二十年後“成長”起來的美麗的溫州!!

(點評:本文比較特殊之處,小作者選擇兩個場景——蒲小和溫州全景。用了兩種心態對二十年後的情況進行描繪。一份是回憶,一份是展望,一種情緒是懷念,一種情緒是欣喜。只是在謀篇布局上還欠考慮,建議:把展望溫州城放在前面,把回到母校放到後面,比較符合人們的閱讀心理。文章布局很重要,一般將心中最珍愛的事物放在最後講,使情感得以升華,文章顯得更有情味。)

二十年後的我們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二十年過去了,我已是一位古箏教師。忽然有一天,我的手機鈴聲響了,原來是鄭萱打電話過來,說:“黃儀晴,我們今天要開同學會,在蒲小集中。”當我來到了我懷念已久的母校——蒲鞋市國小,看到眼前的這一切,我的心,久久的不能平靜。我像國小生一樣正要走進校門,卻被保全攔在了門口,對我說:“家長不能進校,如果您有急事,請您登記。”是啊,以前的我只是一名蹦蹦跳跳的國小生,而現在我卻是一名國小生的家長。我登好姓名、手機電話,就走進了校門。

我來到了操場上,環顧四周,一幅美好的畫面映入我的眼帘:到處是五彩斑斕的花朵,到處是蔥鬱的樹木,樹上還有許多小鳥在枝頭歌唱,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舞蹈蹁躚。許多的小朋友在操場上嬉戲、追逐、玩耍。我來到了雲梯邊,不禁想起了我和黃齡蝶、孫歆恬一起在雲梯上玩鋼絲捉人的遊戲。忽然,我隱隱約約的看到有一個成年人坐在雲梯上,我走近一看,原來是我的老同學孫歆恬啊!她下來後,我發現她長得瘦瘦的,很秀氣,一雙大眼睛目不轉睛的盯著我,正好奇著呢!突然,有人叫了一聲:“黃儀晴。”我嚇了一跳,轉身一看,一位年輕人向我走來,我看著她:高高的個子,較黑的皮膚。我正迷惑不已,想著她是誰,她倒先開口了:“你不會不記得我了吧,我是黃齡蝶啊!”我這才想了起來,她小時候是個小個子女生,現在長得那么高,變化可真大呀!我們三人有說有笑,不知不覺來到了我們以前的班級——六(3)班。

(點評:把同學間親密自然地交流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二十年未見,那份時曾相識,那份相視一笑都是如此的真切。)

教室里靜悄悄的,有一台空調安裝在牆上,我找到了自己的桌椅,輕輕地撫摸著它,它是那么光滑、有光澤,我不禁坐了下來,懷念起了以前:老師提問題時,會回答時,我總是踴躍回答,但不會時,我總會想辦法躲藏起來,以免被發現,當我被老師表揚,我的心裡會樂滋滋的;當站起來不會回答時,我會很尷尬。

(點評:這個場景選得好,回憶曾經的年少幼稚,幾許惆悵,躍然紙上。)

我正想得的出神呢!一隻大手拍了過來,原來是我們以前的林老師啊!林老師還是顯得那么的精神,神采奕奕的,慈祥地望著我們。這時,鄭萱也過來了,萱萱她有著長長的秀髮,瘦瘦的個子,白白淨淨的皮膚,櫻桃小嘴兒,一雙黑色的小眼晴,像兩顆黑葡萄,她一笑起來,那美麗的小眼睛就會眯成了一條線。我們幾個圍著林老師嘰嘰喳喳的講個不停。

(點評:人物外形描寫很細緻,個人認為,這裡對外貌描寫筆墨多了些。其實,此刻老同學相見,更多地應該關注到變化,而不是進行白描式的肖像描寫。)

這時,教室里人越來越多了,我開始打量起同學們來:楊子騰長得瘦瘦的,鼻樑上“掛“著一副眼鏡,頭上戴著紳士帽,不用說,平時風風火火的楊子騰,已經變成了一位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博士了;陳李亦芃長胖胖的,一個大大的啤酒肚,一看就是個酒量好的人,我問陳李亦芃:“你是什麼工作的?”陳李亦芃粗聲粗氣地回答道:“我是一家公司的老總呀!”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熱鬧非凡!

時間過得真快啊!大家都老了,但我們還有一顆童心。 

(點評:對幾個同學二十年後的身份設計挺逗。  結尾蠻有意思,回歸到主題——任歲月變遷,童心依舊,感情依舊!) 

我回來啦,蒲小

離家二十年了,也好久沒來到這片可愛的故地了,我滿心歡喜地想跨入蒲小校門。“家長,不能進校!”一個六年級的國小生攔住我說。對呀,我現在已不是那個天真的小孩子了,我是一個步入中年的人了,要是現在的我還能扎著兩根小辮,背著書包快快活活地跑進教室那該多好!

好不容易走進校園,校園裡的一切我仍是那么熟悉,走進籃球場,我想起我曾經就坐在它的旁邊,滿臉羨慕地看著男生打球。走上樓梯,我想到我曾經在這兒摔了一跤,結果蹲也蹲不下來,上廁所只能站著,導致尿濕了褲子…….想到這裡,我“咯咯”地笑了起來,小時候多么有意思啊!

(點評:小作者善於進行角色扮演,此刻,小作者的身份已經是一位三十多歲的成年人,回憶往事,歷歷在目。因著是親身經歷,所描繪出來的場景很吸引人,確實很有意思!這份對兒時的懷念之情也便躍然紙上了。)

走到以前六(3)班的教室門口,裡頭空無一人。呵,大概是在上體育課吧。 走到座位邊,找到我的位子,輕輕拉開椅子,坐了下來,我好像看到了我的國小同桌,前後桌,這一小組的人,仿佛我們揮手告別的日子就在昨天。走出教室,踮著腳走上五樓圖書室啊,這本書竟然還放在這兒!我見到了以前借過的書,想起還沒看完,又拿起來翻看,卻發現這知識現在早已把握,以前是怎么看得那么津津有味的呢?唉,還是什麼也不懂好呀,能有更多學習的動力,還能有那么多共進共退,同甘共苦的同學,哪兒像現在啊,啥也知道了,做什麼也不投入,還越來越寂寞了。我掃興地放下書,下了樓。

(點評: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的孤獨感油然而生,這裡有對逝去歲月的懷念,有對曾經擁有的生活的追憶。很好,把一個成年人的惆悵表達得淋漓盡致。)

大操場還是像以前一樣陽光充沛,空氣清新,可愛的孩子們在高興地追逐打鬧,他們臉上的笑是多么純真,多么迷人!我是那么嚮往重新回到學校讀書,讓我跟這我深愛的學校再處幾天吧!

小道上綠蔭濃濃,我選擇了一張石凳坐下,涼爽的感覺頓時貫徹全身,我對學校的愛也像這涼涼的感覺,清爽純淨。如果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多好,遠離汽車的尾氣,喇叭聲,離開單調的辦公室,到綠蔭下來!

我該走了,蒲小,我的母校,我才剛剛回來,卻又要離別了。但是,不論我人在哪裡,心永遠是在你那兒的!

(點評:結尾抒情,頗有文藝范兒!)

再游蒲小

溫州,我回來了。蒲小,我回來了。

(點評:並列的句式,簡單的文字,因著單獨成段,把這份“回來了”的喜悅凸現出來了。)

我來到蒲小大門前,可是,年輕的保全卻不讓我進去。這時我才想起,我以不是以前那個天天背著書包,來這裡上學的國小生了,我已經是一個30多歲的大人了。

我走進學校,看見了一個一年級的班牌架子二十多年的回憶湧上心頭。一年級時,我和同班同學坐在上面,好幾個人在後面用力推時的情景。那次我們玩的很高興,有一個同學還說下次再來玩,可不幸班級被扣分了,老師把我們狠狠地訓了一頓,之後,我們就再也沒玩這個遊戲。不過那次經歷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

(點評: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回憶”其實就是眼前發生的事情,這需要良好的“角色意識”。小作者的角色定位較為準確,語言表達符合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回憶湧上心頭”。一個“涌”訴說著多少情感啊。好!)

來到莊嚴的博藝堂前,我像穿過時光隧道一樣,看到下面一大堆老師坐在那裡,看著台上的同學盡興地上著公開課,,台上有個男孩,抓抓頭髮,冥思苦想著,為沒有被叫到而懊惱著。是啊……這就是當年那個稚氣、純真的我啊﹗

(點評:很喜歡這一段,真切,卻又恍若夢裡。)

不知不覺中我又走到了國小六年中,我最熟悉的地方——“教室”。我走進教室,裡面一個人也沒有,可能去上體育課了吧!我在教室里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坐了下來。在這個位置我度過了快樂的六年。一回頭,看到了後面得書架,在五年級的時候,我平均每天在那個書架上借一本書,從書架上借來的書中暢翔著、快樂著、收穫著、共鳴著,豐富了我的童年。

我走出教室,來到了塑膠操場上。看到操場上有一群學生正在跑步。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一個高高瘦瘦的男孩,滿臉通紅、汗流浹背地跑著,還是落後前面的人一大節。一分鐘、三分鐘、五分鐘,他還是堅持不懈地跑著。誰能想到呢,就是這份堅持,讓這位男孩二十年後成為一名運動健將。

童年的回憶總是美好的,在蒲小的六年烙在我心裡的是——幸福。

(點評:這是一篇描寫較為成功的抒情散文,在回憶中抒發著對童年生活的留戀。文字中含情,真情最能打動人心啊!)

二十年回故鄉

轉過街角,看見“三味齋”的招牌,聞見小籠包的香味,聽見炒菜的聲音,我放慢了腳步。我來這,並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看看我小時候的學校----蒲小。

(點評:本文模仿《竊讀記》的開頭,把蒲小周邊熟悉的三味齋順道也介紹了一下。)

走到校門口,門衛對我說:“家長不能進校!”是啊,我已從當年那個不懂事的小孩長成一個大人了。門衛,請你讓我進去,以前,我是這個學校的學生,我想進去看看,行嗎?“這......”門衛支支吾吾的,“好像可以,好像又不可以。就一次!”我說。“那......”門衛還沒說好,我早已走進了學校。 

我 走到操場上,四個籃球框,一個沙坑,兩個雲梯......真是應有盡有。看到這些東西,我的眼一紅,總覺得眼眶裡有什麼熱乎乎的東西在滾動。我把手往臉上一抹,乾淨了。

(點評:眼一紅,熱乎乎的東西在裡頭滾動,情感的迸發正符合一個二十年未曾回母校的遊子的心境。好!)

我又往五(3)班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門口,裡面沒有一個人。我走進去,到我的位置上坐下,仿佛我又變成了一個活潑的小男孩,我又看了看四周,我的前桌,後桌和同桌好像也在。我們在一起玩遊戲,玩得好開心呀!

(點評:似真似幻,小作者在過去和現在中游離著,把一份對童年的懷念之情表現出來了。好!)

這些童年的故事,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久久沒有忘懷。

我走到我們的“圖書角,”書架還在,我又拿起《三國演義》這次讀和上次讀卻截然不同,這時,我又明白了林老師的“煮書法”是怎么樣的。我已長大,成為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當年的五年級小男生和現在的我比起來,理解能力差多了。

來到張紀的座位上,我又想起我被“母老虎”追打的情景,那時我想;長大以後,我一定要報仇!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又想著種種“報仇”的方法。打110?打劫?幹掉她?好像都不合實情。現在想起來,我是多么地可笑,這是多么不合實際呀!

蒲小,二十年後,你的變化不大,但是,我變了,我成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二十年,我已經三十一歲了。我長大了,不再幼稚了。長大了......

(點評:夾敘夾議,文字中流露出對童年生活的懷念。情蘊文中,讀著親切,想著溫馨!)

變了,溫州

20年春夏秋冬,20年風風雨雨,20年千辛萬苦,我已經30歲了。

我,一個海外遊子,經常想起家鄉,多年未回的家鄉——溫州。不知家鄉現在是否還像以前那樣到處路阻,是否還像以前那樣骯髒、隨處可見垃圾,房子價格是否還像以前那樣這么高。

坐了二十多小時的飛機,我終於來到了溫州。一出機場,就是捷運站。記得小時候媽媽不是說溫州的地很軟,不能建捷運,現在怎么建起來了?

坐上捷運,不一會兒就到家了。我的家就在時代廣場,咦,以前高大雄偉的時代廣場怎么不見了呢?原來時代廣場周邊破舊低矮的房子如今都變成了高樓大廈。一幢幢樓房,形式不一,高聳入雲,於是時代廣場就被更多更高的大樓“掩埋”了。

我還發現高樓大廈之間建起了一座座漂亮的公園,綠樹紅花,令人賞心悅目。走在路上,車輛行人都很少,地上也非常整潔。一打聽,現在房價很便宜,每個人都可以免費分到30平方米的房子,超過了才要花錢買。

我突然有個念頭,想先去我的母校看看。我又坐上捷運,只一站就到了蒲小。在學校,我看到已經50來歲的林老師仍舊在辦公室里辛勤地批改作業。我沒有打擾林老師,獨自一個人來到原來的五(3)班。教室里沒人,大概是上體育課了。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來,閉上眼睛,小時候的情景浮現眼前:玩雙桿、溜雲梯,打桌球、搶籃球……我還想起了一位大哥哥,曾經用足球砸打到我的鼻子,我哭了;我還曾經投了個360°三步上籃,我特別驕傲;有一次我還被一位大姐姐莫名其妙地欺負……

(點評:特別願意讀作者對“兒時”的回憶。從這些有趣而難忘的片段中,能看出小作者對童年時光的留戀。)

“鈴鈴”下課了,我被驚醒,快閃。我該回家了,不然又要像小時候放學不回家、讓爸爸媽媽擔心了,我馬上打電話給媽媽,媽媽,我回家了。

(點評:這個結尾突兀了點,感覺不像是一個三十多歲人的口吻。大概小作者又“穿越”回去啦。)

二十年後回故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每當讀到李白的這首詩,我都會不禁湧起思鄉之情!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已經二十年過去了,我現在已經是澳大利亞奧克蘭大學的教授了,我駕駛著自己研發的時空太空梭回到了闊別很久的故鄉——溫州。

(點評:詩句與我的心境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到了溫州上空,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排排整整齊齊的高樓大廈直衝雲霄,樓頂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直升機。大廈兩旁綠樹成蔭,鮮花盛開。一條條平整寬闊的道路整潔極了,沒有一點垃圾。道路兩旁種著許多樹木,有白楊、梧桐、冬青等。公路上不時駛來時空機,滑板機,飛翔機……

(點評:俯視溫州城,從整體到局部,設計合理!)

我在空中盤鏇了很長時間,仔細尋找以前“記憶”。原先的五馬街不見了,原來就讀的蒲鞋市國小不見了,原來居住的房子不見了。原來渾濁無比的甌江水湛藍湛藍的,清澈極了。

(點評:小作者運用了排比句,幾處“原來……不見了”寫出了自己的留戀、懷念以及欣喜。建議乾脆寫懷念,這裡穿插兩種情感,感覺有點怪。)

我把時空太空梭停在江邊,深深呼吸了一下故鄉的新鮮空氣,清新極了,抬頭仰望,如今故鄉的天空變得格外燦爛,這一切美麗極了。

“我的家呢?我的家在哪兒?”我看見路上行人個個都拿著iphone18代,這才想起要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告訴我,原來的房子早就拆了,現住在阿瓜拉小區a218幢21804室,218樓喔,讓我稍等片刻。過了一會兒,一輛紅色的直升飛機飛到我的上空,叫了我一聲,原來是媽媽,竟然駕駛著直升飛機來接我,我興奮跟媽媽回家了。

一到家,我大吃一驚:漂亮的窗簾,精緻的手工藝品和現代化高科技的生活用品展現在我眼前,機器人保姆時刻照顧我的家人。我給媽媽一個親吻,給爸爸一個擁抱,二十年了,我們一家終於團聚在一起了,個個熱淚盈眶,激動無比。

第二天早上,我迫不及待地打電話約國小的同學,不一會兒,只見大家都開著直升機來了,我們在一起訴說著二十年前的那段難忘的快樂時光和純真友誼!

二十年前的故鄉和二十年後的故鄉真是“天壤之別”,在啟程回澳大利亞工作時,我真有點依依不捨!

(點評:本文語言流暢,富有想像!)

二十年後回蒲小

二十年後,我又回到了我的母校——蒲小。

此時,站在蒲小門外的我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了,蒲小的外貌沒有變,可操場上的學生早已換了一批又一批,一些我認識的老師也已經退休了,這裡,早已物是人非。

(點評:開篇寥寥數語,點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悵,開頭就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調——淡淡離愁。)

剛要走進大門,門衛就攔住了我:“家長不能進校!”啊!是啊,我已經三十二歲了,早已不是國小生了,我這才想起來。經過一番好說歹說,門衛終於同意我進校了。來到操場,正是休息時間,學生們都在快樂地玩耍,看著一年級剛入學的小同學在玩著遊戲,那稚嫩的臉上充滿了歡樂;二三年級的小男生在追逐打鬧,摔倒了也不哭;還有那些大孩子們在打著籃球,恍恍惚惚間,竟然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國小生,正和夥伴們一起玩耍。我仿佛看到了操場的單槓上還有項子軒、黃齡碟矯健的身影;爬梯上還有劉書邑玩耍的身影;跑道上還有陳哲明、金武澤等體育健將飛奔的身影。這讓我想起了那曾經愛和我作對的潘嘉濤,“青蛙三兄弟”,我最好的朋友“呆呆”、張紀、周圓……二十年過去了,你們還好嗎?

(點評:回憶的情感如此真切,源於小作者出色的文筆!現實與回憶中交錯著出現的場景,把人的思緒拉向二十年前的快樂,又來回到二十年後的惦記。)

“叮——”上課鈴聲響了起來,剛才還熱鬧的操場,隨著這一聲鈴聲而變得寂靜——同學們都急匆匆跑回教室了。——待到大家都回到教室時,我也上了樓。來到我曾經待過,也最最熟悉的六(3)教室。教室里傳來朗朗的讀書聲,我看到同學們都認真地看著書,偶爾也有一兩個人東張西望,可是,我並不覺得他們給這個課堂抹了黑,反而覺得他們別樣的可愛。這不正是從前的我們嗎?

二十年後回蒲小,它勾起了我的思念,我感慨良多。

(點評:很喜歡本文,情感基調定位準確。)

20年後的故鄉

轉眼間,20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個30多歲的科學家了,不再是20年前調皮的小孩子了。

(點評:開篇直接介紹了自己的成長,以時間“轉眼間”開頭,寫出了時間流逝的迅速。以年齡數據的呈現,體現出了我的成長。)

一天,我正想著我的故鄉怎么樣了,助理機器人“完美”就拿著日程表來問我今天有什麼安排,我在上面寫“回故鄉住一晚,再買點東西”。於是我便來到了我的私人飛機場,坐上了“等候”多時的“智慧型環保飛機”,它和以前的飛機不一樣,它是靠空氣和太想能來飛行的,不到30秒,我就到了故鄉——溫州。

我第一件事就是到商場來買東西,天啊以前頂多只有10多層樓的超市,如今成為了1000多層樓的大超市了,我剛進門,就有一個機器人問我:“請問您需要什麼?”“我要買朱古力。”說完,它就把握拉到了朱古力專賣店門口,我買了5盒好時朱古力,便來到了我的第二站——家。

來到家門口,我拿出了磁卡,打開門後,裡面的場景令我驚嘆不已,地板都是用金剛石做的,家裡的電器全部都是太陽能的,一進門,爸爸媽媽就從廚房裡走出來,說:“兒子,你終於回來了,我們好想你啊!”“可我更想你們啊!”

吃過飯之後,我又來到了第三站——學校。

到了校門口,我拿出了萬能磁卡在門前的感應器里刷一下,校門就打開了,進去之後,我發現學校變成了皇宮似的,扶助員也沒了,變成了一個個機器人,我來學校,是因為今天是慶祝學校建立100周年啊,我走進了教室,發現每張課桌上都有一台電腦,原來是為了讓看不見電子黑板的同學在電腦上看見啊!下課後,還可以上qq!

“啊!”我醒了過來,原來這只是一場夢啊!但願美夢成真。

(點評:本文更多的時側重對二十年後的展望,想像力豐富。但文中對二十年前的回憶欠缺了點。少了點回憶的文字,覺得還不夠溫暖。建議,也寫寫對二十年前的經歷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