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炊記

今年的冬遊,我們十幾個人合成一組,準備在冬遊時野炊一頓。冬遊前一天,我們便準備好了野炊所需的東西。我很激動,時時刻刻幻想著冬遊時的美好瞬間……

作為組長,在去冬遊的路上,我腦子裡就想好了“草圖”:一到目的地,就讓大家去找大小類似,方方正正的石頭,壘成圓形,留一個缺口,做成灶把鍋架穩,然後……

想著想著,就到了目的地。大家先歇了歇,接著,我指揮大家去找石頭,按我的思路去找,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便找到了一大堆石頭,馬上壘灶。我希望這些石頭能像磚頭一樣,一壘就成,可沒想到,當我們用大石頭先壘出地基,然後大膽地在上面壘石頭時,有些石頭剛放好,就“不聽話”地滾了下來;有些石頭像醉漢一樣搖搖欲墜,赫然一個“不倒翁”;有些石頭凹凸不平,鍋根本沒法放,見此情景,我們商議了一下,決定給灶打一劑“強心劑”——加厚灶壁,這回,大家可不敢大意了,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加石頭,每放一塊,都先穩住它,生怕它會“摔傷”,見到它不穩當時便往空隙處塞小石頭當“補丁”,又看到灶歪歪的樣子,大家又圍了一堆石頭上去,可忙乎了半天,灶看上去仿佛鍋一放上去就會土崩瓦解。

正在我們不知所措時之時,倪老師向我們這個方向緩緩走來,而此時我們已經是急得出汗,灶根本壘不起來,我們趕緊請她來幫忙壘灶,倪老師過來定睛一看,說“你們傻不傻呀,這么多石頭有啥用?要大石頭放在鍋的兩側,中等的石頭墊在後面,鍋能穩當就行了。壘得越多越高,越會塌,知道嗎?”我們都低下了頭,趕緊把大石頭推到兩邊,又在老師手把手教的情況下,才摸索出了灶型,最後,終於在我們的努力下,用九個石頭把灶後面堵實,灶終於搭好了。

搭灶的過程跟預期差很遠,現在需要靠柴火來將功補過了,我們幾個人到山上找柴火,山上樹枝,樹幹很多,還有乾竹子,經過幾輪搜尋,找到了一大堆的柴火,得勝回師。返回的時候,看到火已經燒得很旺了,原來黃老師和樂老師也來幫忙了,因為火很旺,沒人敢放柴火,我試了試,就要把柴火捅進去的時候,一個火花飛出,差點落在我手上,我趕忙把手縮回,結果只好黃老師替我們燒火。掌勺應該是女生的事,但沒有人敢來,只好樂老師掌了。放料的時候也不順利,胡久榮和吳聲宇把袋子打開,把火鍋料放進去,可他們的手離鍋很遠來放料,濺起了水花,差點燙到倪老師……經過十幾分鐘坎坎坷坷地燒火,煮火鍋,一鍋火鍋終於出爐了。這頓我們師生共同做的火鍋,味道真得很不錯,但我總感覺心中有點慚愧。

為什麼原來的計畫實現不了?為什麼我們六年級了,還不能自己動手搭灶煮飯呢?因為缺少實踐,我們在家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該反思了,在家裡我們應該多做家務,在生活中要多學習本領,不要連起碼的自理都不會。這次冬遊,著實讓我感到自己的不足,我認識到我們這一代人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生存本領。這就是這次冬遊的真正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