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感動的事優秀習作:嘴角的傷疤

嘴角的傷疤

(附鄭老師對本單元的作文點評)

山師附小5年級  郭天翼

在我的心裡有一個記憶箱,裡面插著各種型號的記憶晶片,有一張關於感動的讓我很難忘。

在XX年冬天的一個中午,我和沈傲在教室里說話,劉明睿出其不意,從身後撞過來,由於慣性,我被撞出了1米餘外,朝桌角撲面而來。我的嘴唇撞破了,滿嘴都是血,幾個膽小的女生當時就嚇哭了。老師聞訊來到,馬上聯繫家長把我送到醫院。我在醫院裡打上麻藥,嘴角縫了16針。

因為傷口發炎,我在家呆了一個星期,由姥姥照顧著我。每天早晨,看著鄰居小朋友背著書包去上學,聽著學校操場傳來的嬉戲打鬧聲,我像失散離群的大雁一般失落,再加上嘴巴張不開,不能吃東西,只能用吸管喝流質食物,真是禍不單行。由於害怕嘴唇痛,我都不敢看最喜歡的笑話,每日像關在籠子裡的鳥兒一樣,痴痴地望著窗外,懷念和同學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就在我情緒很低落到谷底的時候,一陣敲門聲,像一枚石子投進平靜的湖面。老師帶領幾個同學來看我了。他們帶了好多好吃的水果,還有一個神秘的盒子,說是同學們送給我的禮物。我們一起玩遊戲,同學們還給我講了班裡發生的趣事,老師叮囑我要好好休息,讓我如沐春風,感動的一塌糊塗。他們剛離開,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原來是全班48個同學每人寫了一張紙條,“郭天翼,早點好起來”,郭天翼,我們想你”“小胖,回來我們再比試比試”……一句句溫情的話語,仿佛催淚彈,看得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現在,每當我看到鏡子裡嘴角的傷疤,我就會想到同學們給我的關心和情誼。這份情誼,被我寫進珍貴的晶片,儲存在心靈的最深處,每每憶起,就會在感動之餘,增加一份感恩。

鄭老師點評:這是一篇被“槍斃”之後,推倒重來的經典之作。天翼起初寫的是,閱讀《讀者》中一篇美文之後的感動,被我當堂否決,並要求回家按照我的上課要求重寫,才有了上面這樣一篇佳作。這篇文章的優點是:1、選材經典,取自個人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寫起來自然真實可信,更重要的是字裡行間充滿真情實感,閱讀中容易引發讀者的共鳴。2、文筆優美,修辭手法隨處可見,極大地提升了文章的語言感染力和形象生動性,幾乎在每一段落中都能找到修辭手法,給讀者以全程的閱讀美感。3、語言概括能力強,四字詞語信手拈來,符合我提出的“用極少的文字傳遞更豐富的信息”要求,使得整個故事敘述起來,一波三折,趣味橫生,不拖沓,不跳躍,節奏適中。4、主題突出,巧妙使用了首尾呼應的手法,使得感動這一主題在開頭入題快,在結尾再次強化。

反觀其他同學的這篇習作,要么是生硬照搬照套講義上的精彩句子,造成大面積重災雷同;要么是故事敘述拖沓緩慢,讓人看得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要么是前面的背景交代部分鋪墊太長太多,導致故事的高潮部分——被感動時和感動之後的心理描寫沒時間寫或是沒有篇幅寫了,只好一語帶過,造成主次不清,詳略不當。天翼只是截取了講義中“晶片”這一靈感,並轉換成了自己的語言和表達習慣,就很討巧。如果不“槍斃”他的上一篇,就很難有這一篇的精彩。而恰恰是這次“感動”話題的作文,有很多同學像天翼一樣,選取了電視上、報紙上、雜誌上看到的感人事例進行描寫,嚴重違反了我上課時“必須寫真人真事,必須寫自己的親身經歷”這一硬性要求,使得文章味如嚼蠟。因為孩子們所寫的內容,我們大部分人是看過或者說是知道的,經過孩子們再加工再編輯再轉述,如同吃別人嚼過的饃饃,已經失去了最初的營養價值和吸引力。況且,以孩子們現有的水平,根本就不能和專業文字工作者經過若干道工序加工出來的作品相比較。

以上點評值得各位老師、家長和同學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