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到極頂我為峰—寫給十六歲的我

吉林油田十二中二年十二班  李昌昊

16歲的我,你好:

在萬家燈火的時刻,寫完作業的我開始思考未來: “未來”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字眼。16歲的我知道未來的那個我,有著對未來的渴望和期許。

16歲的我,一定要做一個自信的男生,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父母與老師這雙重壓力下沉著應對,只有自信的人,才會有勇氣去挑戰生活。而世界的光環,只屬於勇者,只有勇者,才能雄霸於世界!

16歲的我,一定要做一個沉穩的人,俗語說:三思而後行。在這個浮世中,人們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忽略了耐心,等待,在這個背景下,16歲的我要按捺住自己驛動的心,守住自己可貴的孤獨與寂寞。在歷史的長河中,真正成功的,往往不是速度快的人,而是能“挺”的人。觥籌交錯,以兄弟相稱的往往各懷鬼胎,所以,16歲的我,做事情要有耐心,做一個沉穩的人。

知識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所以,16歲的我,一定要做一個有學識的人。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用知識來增加自己的氣質。外在美永遠只是暫時的,只有氣質。才是人的無形容顏。是發自內心的特有的美。

麻繩大概很多人都知道它,一個很不起眼的工具,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麻繩是怎么製作出來的,麻繩是有一種叫做麻的植物的皮經過處理成纖維搓成的,其實麻是很脆弱的,一般都種植在溝渠里,不敢種在平地上,因為麻桿遇到風就會折斷,種植在溝里能避風。

秋天收穫時,人們下到溝渠里用鐮刀把麻貼根割斷,捆成一捆一捆的,然後把他們放在池塘里浸泡,由於麻的比重小,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不能完全浸在水裡,人們就用石塊壓在一捆一捆麻的上面,直至完全浸在水中。這種浸泡過程叫做漚麻,沒經過漚的麻也能剝下皮來,但很脆弱很易斷裂,幾乎沒什麼用處,要讓他們凝成麻繩,擔當重任必須經過這一過程。

半個月之後,漚麻的期限到了,人們拿掉壓在麻上的石塊,從水裡把它給撈上來,此時麻已經變了顏色,不再青蔥翠綠,而是黑乎乎的,而且味道臭哄哄的很熏人。接下來剝下麻皮,洗去淤泥和濁物,晾乾後的麻完全變了,色澤白而亮,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經過加工處理後,麻皮成了纖維,用手工或機器搓成麻繩,即可擔當重任了。背負沉重不見天日,沉沒於冰冷的水中,經受著污泥和濁水的侵蝕,這是製成一根堅韌、結實的好麻繩必須的過程,與孟子的話何其相像,“天降大人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沒有漚麻過程的磨礪,麻繩不會堅韌,擔當不了重任,16歲的我也是如此,只有經過重擔挫折的磨鍛鍊,才會堅韌,才能擔當重任。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大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大多都歷經磨難,其實我就是想讓16歲的我,成為一個有膽識,有擔當的人,能在以後的變幻莫測未來世界中能有一席之地;能給自己,也能為愛你的他人,也為你愛的他人撐起一片藍天!

16歲的我一定要堅強,可以獨自撐起一片晴空,可以笑對一切風雨,海明威說過:“英雄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只要我們的意志堅不可摧,沒有什麼是能打敗我們的!

未來的事情總是令人期待,而生活的樂趣正在於等待和期望。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人生這段旅途吧,人生之路,只要不讓自己後悔就好。

海到盡頭天作岸,山到極頂我為峰,祝福16歲的我能功成名就!金榜題名!考上理想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