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褪色的畫卷

“叮咚!”賣糖老人又回來了,在這嚴冬里,他裹著一件棕色的大衣,又打響了那銅鑼,孩子們不畏寒冷的奔向他,歡聲笑語喧染了大街小巷,甜蜜的糖果在每個孩子口中回味,啊!多美味的米糖,多美的一幅畫卷呀!

只有嚴冬,賣糖老人才會出來賣米糖,這讓我們那群夥伴們每每不滿。後來媽媽說,米糖在其他季節會融化,而冬天不會,小時候的我不懂什麼,只知道老人只有冬天會來,只知道那甜甜的米糖只有冬天才會進我們那貪吃的嘴……

那米糖是那么的“美”,肥胖的身體,夥伴們看著都著迷,想像著這一袋子的米糖都是自己的:有的夥伴沒有零花錢時,甚至忘記了嚴寒的雪,一直盯著老人袋子裡的米糖,短的兩三分鐘,長的幾個時辰!

小時候的我們對這糖太著迷了。它很實惠,窮人家,富人家都可以支出這筆小錢,因此誰都喜歡這小粘的米糖……

無論鵝毛大雪,無論多大的寒風,也無法阻擋老人來賣米糖,也無法阻擋孩子們來買米糖!小時候,父親不會給我太多的零花錢,多的也就一元錢,但我知道父親不是小氣,而是父親了解我一定會用零花錢去買什麼,是父親知道那個物品需要多少錢。我冒著大雪,在渺無人煙,大雪紛氣的街上努力尋找著賣糖老人,心想:呀!會不會找不到了啊!我焦急的跑著……終於在那轉角處發現了老人,我的心,一下子熱乎乎的,熱氣很快傳便了全身。我用那熱乎乎的硬幣遞給了老人,老人慈祥的面孔讓我覺的很舒適。拿著米糖,捧在手中,心裡無比的興奮,把糖丟進嘴中,又吃到了那熟悉的香味,香裡帶著老人的那種慈祥,轉過頭去,又是幾個孩子圍在老人前,搶著要先買,好象後買的就沒有糖了似的。熱鬧了一會兒,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茫茫大雪中消失了……

又是一聲“叮咚”的銅鑼聲,我永遠的記住了那個畫面;一個老人,一個紅色袋子,四周便是白茫茫的大雪,還有前來買糖的孩子……

多美的老人,多甜的米糖和那美麗的畫卷啊!溫暖了一個個冬天,溫暖了許多孩子的期盼。

(郭普特初一)

評:有些語言意味深長,有些畫面意韻深遠。如果把你要表達的東西寫得稍微明確一些,像老師改的那樣。比如:嚴冬里老人給的溫暖,是不是更好?

不褪色的畫卷

桂東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小縣城,這裡天氣不算很熱,被譽為“天然空調城”。

桂東這個小縣城究竟美在哪呢?美就美在晚上。到了晚上整個桂東城的大街上裝著的小彩燈都亮了起來,而且都五彩繽紛。使人看起來就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畫卷。

現在,我就說說一年四季中的桂東城。

夏天,桂東城天氣不冷不熱,熱的時候,有些人就算穿短袖都抵不住,都要買一些或凍一些冷水來除熱。

秋天,正好是桂花開花時節,只要桂東城街道旁的桂花樹一開,不管遠近就能聞到桂花的香氣,使整個桂東城滿是香氣。

春天,桂東城只要下起雨來,桂東城就好像是一幅在雨中的畫卷。

雖然,說了前面三個季節時的桂東城,不過,比起冬季時的桂東城可差遠了。

到了冬季,桂東城只要下起雪,就美得不得了。記得有一次,桂東城正好是下了一場大雪,我們全校同學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並作兩步的跑到操場上,打起了的雪仗。這仗打的,幾乎把我們學校打成了一幅畫卷。你說,冬天桂東城美不美?

桂東城是一幅風景優美,永不褪色的畫卷,是一幅使人感到涼爽的畫卷。

(郭膚旭 國中)

評:全文結構完整,很有自己的眼光和看法。

不褪色的畫卷

在一座高大的山峰中,曾經有一位老人屹立在巔峰之上。

蟬鳴已漸漸離去,迎來的是樹葉的凋零和水稻成熟後的金黃。辛勤的勞動者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現在的豐收。那位勞動者是住在山窩中的一位老人。這個山窩四面環山,無路進城,但他卻在那個地方“隱居”多年,他是如何使自己活下去的呢?那當然,要有飯吃。

那個春天還有點冷,一個中年人與他的父親告別了,他離開人世,家裡僅有的糧食留給了父親,自己卻……父親從此孤身一人,可是無論怎樣都得有吃啊!可是四面都是山,山里都有堅硬的石頭,怎樣才能有屬於自己的田呢?老人立志開始種田,為了活下去,沖了。在中年人離世的幾天后,老人拿起鋤頭,鐮刀,全副武裝,從山腳下的樹木砍起。“一、二”這種聲音迴繞在山巒中,老人把眼前的一棵棵小樹砍了、燒了,留作土地的化肥,把強壯高大的樹作為田埂。幾天后,老人的鐮刀已凹凸不平,手上的繭又多了一層,幾天的努力,使眼前變得光滑,猶如禿頭一樣。

老人看著功績也差不多了,掄起插在褲腰帶上的鋤頭,一上一下挖著,土裡的石頭成塊飛出,額頭上的汗,用手一耍,腰疼了,輕輕捶捶了,當再一次舉起鋤頭,老人的身影被不知從哪來的一束光印在土裡,那一瞬間,老人的姿勢成為了一幅不褪色的畫卷。

(劉力僑 國中)

評:哪裡想出來這么一個故事?結尾特有藝術感。但前文的敘事有些地方模糊,有些地方不自然。

不褪色的畫卷

一個清晨,太陽已經從山凹里探出頭來,可我都還在睡夢中,在我的夢境裡,我始終記得昨晚睡覺前,嫂嫂對我說的——夢花園……突然,一陣急促的喊叫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快起床啦!”嫂嫂說,“快穿好服裝,去夢花園玩了!”哎,沒辦法,我便只好早早穿好衣服,早早刷牙洗臉。

到了院子下,一輛麵包車早已在等待著我們了,虧他耐心這么好。上車了,哇!太快了!我說:“是不是超速了,大樹的影兒都無影無蹤。”他們並沒有哼聲。

一路上,陽光照耀著車子們,也照耀著我們。一陣微風吹過,扇子吹了起來,像一個小人在翩翩起舞,許多花兒對著太陽公公笑,也歡迎著我們。到了,我下了車。

我迫不及待地飛奔過去,“哇!不愧是夢花園,讓我們想也想不到。”這時,我像一隻猴子在爬樹一樣,爬上十二個生俏的雕塑上的羊,照了幾張可愛的照片。接著,我們來到“玫瑰園”,我拿著照機,照了一朵被太陽照耀著的花朵,還把聞花香的圖片照了下來,葉子密密麻麻地擠在一堆,落葉落下來,像一把降落傘徐徐下降。玩了很久,我們便回去了,我也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幅畫卷。

我相信這幅不褪色的畫卷是夢花園,我相信它一定會變成永遠的風景,我便相信夢花園會更有魅力,更有美色。我喜歡去夢花園玩,更我愛的家鄉——桂東。

(陶倩茜)

評:1、嚮往夢花園、陶醉於夢花園、讚美夢花園的心情寫得特別真切。

2、全文緊扣標題選材,思路清晰。

3、多一些夢花園美景的描寫會更好。

不褪色的風景──三台山

沿公路上山,處處讓你耳目一新──三台山。

登上山頂,有紀念碑之類的東西,羅伯特的紀念碑在寶塔下面,也許你走到那,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不,似乎走出中國,走出了亞洲,變成了一個美國人!

如果你是桂東人,這些東西早已看膩了,但還是這番趣味。兒童喜歡樂園是正常的,山區縣可沒那么好,哪怕是簡單的幾樣體育用品也很稀奇,幾棵樹也能給我們玩個夠。但是一長大,在這些小玩意面前可沒那么活躍了。

還有一個不知什麼東東,裡面好像是佛,管他的,十次去三台山,九次不去那。

很小的孩子會對一片空地感興趣,正好有三台山廣場,對我們來說,玩山不如去玩水……

永遠不褪色的風景──三台山。

(方胡樂天)

評:1、順序交代清楚。

2、有寫景更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