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的同時,請讓我傾訴

王萌

今天中午的化學課上,我們因不聽講而惹毛老師火冒三丈,對我們的配合感到不知所措,最後直接離開教室。在下午的夕會上,我們小組承擔了擾亂化學課紀律的罪責,但在我們承擔的同時,請讓我傾訴。

首先,我要對我及自己的小組找出存在的問題。在這節化學課上到一半時,我們小組中組員之間發生了小衝突,起因是其中兩位對另一位開了個玩笑,取笑同學。當時我看見後,對他們進行了勸阻,當組員反駁時,我也沒有說粗魯的話,但中途聲音可能過大,多多少少的影響了紀律。同時這節課上,我們也確實說了少許閒話,我並沒有及時管理,但我可以按著我的心口說,我們絕不超過半分鐘,就重新進入了學習狀態。

在這節課中,老師曾因某個小組紀律不好,不聽講而下講台從教室後繞了一圈巡視,而且在即將放學時,因為多個人不聽講而離開教室。但在下午的夕會上,這一切責任,便壓倒了我們小組所有人的身上——陳子瑄說,老師轉一圈是因為我們組說話,老師走是因為我們組說話,我當時內心很不平衡,我自己內心裡十分清楚,我的小組到底有沒有影響紀律,有沒有讓老師生氣,當我說到情況不屬實時,張謀和陳子瑄對我的評價就是“狡辯,不承認”,我當時根本無法接受這個結果,我覺得我被委屈了,我在坐下後,便不自禁的陷入了沉思,我錯了嗎,我影響紀律了嗎,我狡辯了嗎,我該不該委屈的承擔這個罪責,一個一個令我感到心窩酸痛的問題充斥在我心中,當我逐漸從沉思中脫離出來時,我的數學練習冊上,濕了一片 。

我想傾訴,我覺得自己承擔了不屬於自己的懲罰,當我去問到化學老師當時為什麼要轉一圈,為什麼要走時,我有了答案:陶冶小組不聽講,老師去警告他們,多人對老師講了多遍的題無從下手,老師才生氣,當我問到老師有沒有我們小組擾亂紀律時,沒有便是我聽到的答案。我感覺自己總算鬆了一口氣,終於能確定自己是不是錯了,錯肯定是有的,不該說閒話,但那更大的錯,我覺得我能夠放下,我沒有義務去承擔我不該承擔的罪責,我想傾訴。

當晚自習時,老師告訴我們,在那節化學課,給予我“狡辯”評價的陳子瑄,不止是睡覺,還無視老師的講題,做後面還沒接觸的題。那些眾多真正犯了錯的小組,他們的錯誤讓我們小組這樣無辜的承擔,我內心始終感到一股莫名的傷心感。相反,張謀和陳子瑄在化學課上的說話,卻沒有考慮自己也有責,對我便下達了“狡辯”的死刑,這更令我感到內心世界的不平衡。

所以,我想將我的內心感受向您——萬老師傾訴。雖然這節化學課我也違了小紀,但我在夕會上承擔了那樣的誤判,令我感到不公,我希望老師能夠理解我,為我指引接下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