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記敘文《小事》9篇

二、材料+命題作文《小事》寫作提示:

小事中蘊含著大道理,這個道理就是:成功的秘訣在於堅持做小事。智者對學生的考題中已經揭示了這一道理,因此,讀懂題意是寫作關鍵,不能拋開材料單純寫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否則離題萬里。寫作議論文應扣住實現理想(成功)需要做小事來立意。寫記敘文則應以自己或他人的故事來印證這一道理。

三、作文《小事》不同文體的學生優秀習作選登

(一)記敘文

1、小事

七(1)班  蔡文卓

看了“笨小孩”這個故事,我想起了我的故事。

小時候,成績數一數二的我,老師非常看重,幾乎天天表揚我。 漸漸地,我變得驕傲自大起來,對課堂失去了興趣,因為老師講的我都懂,所以老師講老師的,我玩我的,筆記多多少少記點兒。我的同桌,成績很差,每門幾乎都是不及格。可是她沒有放棄自己,每天上課的每一分鐘都很認真,筆記記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我有時嘲笑她:“搞笑,成績那么差,筆記做得那么好乾嘛!成績不是照樣那么差嗎?”她什麼也沒說,繼續抄著筆記。我心想:你真是個大笨蛋,我天天沒做筆記還不是考高分,你成績差就差嘛,幹嘛不承認。

有一次,我翻開她的作業本,打開一看,頓時驚呆了:作業都是勾勾,只是小細節錯了點。再用左手翻開她的筆記本,上面仔仔細細地記錄了每一堂課教的重要知識,寫得工工整整,我愣住了!然後,我用右手翻開我的筆記本,簡直是天壤之別。當時,我的心裡有些慚愧,可終究是驕傲自大,依然與往常一樣我行我素,不聽講,不做筆記,心想:無所謂!不做筆記又會怎樣呢?

終於考完期末考試,我得意洋洋地去看分數表,找了半天也沒有在前十名中找到我的名字,頓時,心涼了一大截。再看了看第一,又讓我大吃一驚,竟是我的同桌,而我卻名落孫山了,老師不再看重我,我心裡暗暗佩服她:這難道就是不堅持做小事的後果?

“吃一塹,長一智”,我嘗試著學她怎樣做筆記,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漸漸地我的成績有了進步,又是一次考試,我的名次又回到了第二名,第一名仍然是她。

自從這件事以後,我終於明白了姚明的那句話:我不在乎起點有多高,最重要的是終點。人生是一場長跑,開始落後,不要緊,只要彆氣餒,只要別停步,最後自己就會發現跑在人群最前面的是自己。

“笨小孩” 的故事,又讓我想起了胡居仁的話“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堅持做小事,每天都會有收穫,哪怕是一點點,堅持下去,一定會有突破!

2、 小 事

七(1)班  黃宇傑

許多偉大的事,其實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只是有些人認為做小事是微不足道的。就好像一架做工精細的飛機,也是由一些小小的零件構成的。

小時候,就聽老師說過自己栽一棵樹苗,讓它和你一起長大。這句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讓爸爸從鄉下的奶奶那裡挖來一棵樹苗。那段日子,表哥也寄宿在我家,他也想要一棵樹苗,於是爸爸又從鄉下挖來一棵樹苗。其中,樹苗有一棵大,一棵小,而表哥選擇了那棵大的樹苗。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我和表哥每天下午放學後都給它澆水,三天施一次肥料。

一個月後,我們的樹苗都長出了又細又嫩的枝條,似乎一碰就會斷,表哥的樹苗明顯比我的長的粗壯些,表哥總在我面前炫耀,說自己的樹苗比我的長得好。可是好景不長,表哥的樹苗突然不怎么長大了。他灰心想放棄,我鼓勵他,生活中的好多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凡事都要有耐心,但是等待的結果還是不盡人意。

接下來的三個月,院子裡每天只看得見我一個人忙碌而矯健的身影。有天晚上,下起了狂風暴雨,狂風呼呼的刮著,大雨噼里啪啦的下著,霹靂的雷聲讓人不禁打個寒顫,似乎要把我的小樹苗吞掉。看著外面的小樹苗,我不禁有些同情,小樹苗幾次都被閃電劈斷了細嫩的枝條,就像一個弱不禁風的姑娘獨自站在雨中,可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給小樹苗澆著水施著肥。

又是一個春天,小樹苗在我精心地培育下長成了一棵小樹。樹上結了幾個像綠豆那么大的小果子,爸爸告訴我這是一棵果樹,小樹長大了,樹上就會結甜甜的蘋果。我並沒有因為小樹苗長成小樹兒放棄對它的栽培,而是更加用心地去愛護它、呵護它,因為我要吃到我親手培育的果實。

直到現在我還在每天給小樹澆水。“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小樹已經長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蘋果樹,綠油油的葉子,紅撲撲的果實,在風的搖曳下格外美。是啊!小樹苗長成了碩果纍纍的大果樹,我也從一個調皮、搗蛋的壞小孩變成了一個成熟、懂事的少年了。至於表哥的那棵,早已枯萎死去了。

是啊!每天堅持澆樹,這確實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對於我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樹上結滿的果實,也正是我這一顆顆希望、天真、純潔的心啊!

3、小 事

七(1)班  辜劉曈

九月炎夏,烈日把整個塑膠跑道烤得炙熱,初一十幾個女生擠在只有八米多寬的跑道上,隨著一聲聲哨哨子響,一個個女生像離弦之箭沖向前去。

漸漸地,人群開始分散了,幾個跑得快的女生領先整整半圈。而她呢?還沒有一圈,已經被大部隊甩得很遠了,身後竟然只剩下一個嬌小的女生。她感到自己的體力漸漸不支了,光靠鼻子調節呼吸顯然不行了,她緩緩張開了嘴巴。然而,她的腳步卻沒有停下,她的雙腳似乎也沒有想要放棄的意思。終於只剩最後一圈了!她感覺自己的鞋子灌滿了沙石似的,萬分沉重。不知不覺,後面唯一的一個女生開始加快腳步,居然也超過了她!然而她沒有一下子被打垮的感覺,她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告訴她:“一定要跑完全程,一定要!”

她根本不知道,此時自己是怎樣一番景況:她全身的衣服已經完全濕透了,額上不時滲出巨大的汗珠,更可悲的是——她的腰部莫名其妙地疼痛起來,儘管她已經近乎沒有了知覺,她還是一咬牙,拼盡全力向那條白色的終點線沖了過去。“4分53秒”:體育老師搖著頭報出了這個數字。她一下子癱倒在了炙熱似火跑道上,及格是4分30秒啊。但她沒有懷疑自己的能力,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趕上去,只要能快一秒也好。

從此以後,她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每天堅持跑一圈,她的幾個同學也加入了跑步的行列。第一天,人都到齊,她們開始跑,結束後,她們依然很累,幾個女生大汗淋漓,她的同學覺得這樣太累了,而她卻帶著笑臉。第二天,有幾個同學沒來,一個星期,跑道上還能看到一個人身影,是她!她還在堅持著,她不放過這每天一次的鍛鍊的機會,只要每次都快一秒,僅僅一秒,她就知足了。就這樣,不管三月暖春,九月炎夏,十月金秋,還是十二飄雪,她每天堅持跑步,並一定竭盡全力跑完全程,盡力能每天讓成績快一秒,只要一秒。

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做著這微不足道地小事。就這樣一直練到了初二。又測試了,她真的進步了:她真的行!她跑了“4分26秒”!27秒的飛躍,讓她及格了!這真是件可喜的事。她沒有被這小小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才財及格呢。她繼續每日堅持不懈地做小事——練了,她總說:“能再快一秒就更好了”。

進入初三,她又進步了。這一回,她可以跑“4分05秒”了:是中等水平了。那年十二月,學校進行了模擬的體育中考,她出乎意料地跑了“3分4秒”,這一次跑完後,她毫無身體不適的狀況。“3分45秒”,這個成績離滿分已經不遠了。從“4分53秒”到“3分45秒”,簡直是個小小的奇蹟。很多人問她,如此神速進步的秘訣是什麼?她平靜地說:“每天堅持跑一圈,每次只要快一秒就好”。

我們的學習是不是也能這樣呢?能!在學習中,我做好可以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每天讀一篇美文,每天讀今日學習的內容等。小事相信大家都能做,但重點是能否堅持每天做小事。如果在學習上,每天都能堅持做一件小事,你一定會每天進步一點,雖然每次進步的不多,但通過日積月累,過段時間,你的進步也就會非常大了。這樣你一定會實現你的理想!

我們總是企圖走一條通往智慧的捷徑,卻不願意做好身邊的一件小事,原來實現理想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地去做就好了!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吧!

(二)敘事散文

4、小事

七(1)班 艾文軒

人們常說“千里之行,潰於蟻穴”告訴我們不要忽視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有時一些舉手之勞的小事卻往往是成功的秘訣。

記得在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我們的數學老師換了一位,那位老師開學就對我們提了一個簡單的要求,每天回家都看數學20分鐘,一周后統計有多少人完成,聽完後同學們都覺得這么點芝麻小事很簡單,認為統計人數是多餘的。我開始也不以為然,一周過後,統計票數時舉起的小手似乎成了一座森林,老師似乎十分滿意的對我們說:“一個月後再統計票數。”不知不覺一個月過去了,原本大片的森林只剩下了幾十棵小樹,接著老師又說:“期末考試前一個星期,再統計票數。”時間如同流水一般過去,再一次回頭發現 離期末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仍舊每天回家複習數學書上的內容,等再一次統計票數時,只剩下了幾棵樹在寒風中頑強地挺直了腰桿。期末考過後。我發現我的數學成績更上一層樓了,原本考不到滿分的我,竟然考到了滿分。這時的我明白了

堅持做小事就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堅持做小事就能成功。

上了中學,最近每天都背地理的我,有一次沒有背。上地理課時,我想:一次不背沒關係,老師不會知道,班上有六十名同學,哪有那么巧點到我呢?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越是不想,越是不能倖免,只聽見地理老師說:“某某某,這個問題你來回答......”這時的我像一隻迷路的鹿那樣茫然,不知所措,就這樣我被罰抄了那段背不出來的內容。這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年365天每天都去堅持做同樣的一件小事,就能獲得成功,若一旦放棄那你就必將會失敗。

我們不能忽視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它雖然比不起捨己救人,抗洪搶險,衝鋒陷陣,發明創造之類的大事,但它往往是你成功的關鍵,所以我們要處處從小事做起,而且要堅持!

5、小  事

七(1)班  唐妤冰

我們總是企圖用“智慧”走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卻不願意做好身邊的某一件小事。其實,實現夢想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地、一步一個腳印去做就好了。

剛上國小時,老師要求我們每天佩戴紅領巾,對班上的同學總是提醒了又提醒,而同學卻是忘性比老師的記性好,時間久了,老師也漸漸失去了耐心,並表示讓我們後果自負。老師不再提醒同學們卻來勁兒了,約好似的個個都戴上了鮮艷的紅領巾。一個星期後,大部分同學都能堅持著;半個月以後,只有一小半人脖子上還掛著紅領巾;一個月過後,那股新鮮、熱呼勁兒已蕩然無存,班上幾乎看不到紅領巾的影子了,我也跟隨大眾的潮流,早已把佩戴紅領巾的事拋到了九霄雲外。忽然有一天,學校對班級學生來了一個突擊檢查,頓時,班裡像炸開了鍋一樣,亂作了一團,我們搶的搶、借的借、跑的跑、躲的躲,等我好不容易且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借來了一條紅領巾,卻發現自己早已在通報中榜上有名。

升入中學後,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堅持聽15分鐘的英語磁帶。剛開學幾天作業不多,每天都可以在睡覺前堅持聽20分鐘;開學一個月後,由於我一慣動作慢並隨著作業量的增加,繁重的作業任務把我壓得越來越喘不過氣,晚上時針不指向“10”字是完不成作業的,等洗漱完畢,每天都是將近十點半才能睡覺。此時,一個罪惡的念頭像魔鬼一樣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別聽英語了吧,聽不聽老師也不會知道,還可以早點休息。可立刻我的理智就趕跑了這個魔鬼,紅領巾事件在我腦中仍是記憶猶新,仍然讓我無地自容,如果這次再不堅持、再次重蹈復責,那我不徹底被自己打敗了?!不行!不行!!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可以邊洗漱邊聽英語磁帶,這樣還能一舉兩得。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父母時,父母高興得直誇我聰明。就這樣,我每天仍然堅持不懈地聽著英語,終於在期中考試時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成績。

從這幾件小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企圖用自己的小聰明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另闢捷徑,而忽略了身邊需要你認真去完成的一些小事。其實,只有堅持不懈地、持之以恆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徑。

6、小  事

七(1)班 黃攀

(三)議論文

7、小事

七(1)班  朱師政

惠普的創始人戴維帕卡德有一句名言佳句——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這句話告訴人們:只要堅持做好小事,就能成就大業。

做好小事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據《後漢書》記載,陳蕃15歲時,曾經獨處一個庭習讀詩書。一次,他的一位老朋友來看望他,看見庭院裡滿是雜草,穢物滿地,便對陳蕃說:“孺子何不灑掃以收賓客?”陳蕃當即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朋友聽到後對陳蕃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聽後恍然大悟,即刻將院子打掃乾淨了。從此以後,他開始注重細節,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得很認真。後來他果真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假如陳蕃不做小事,那么他後來就不可能會成功。所以一個人只有做好了一件小事,他最終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老子所說的“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便是最好的詮釋。

做好小事是一個企業成功的基礎。著名的“海爾公司”總裁張瑞敏曾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偉大的成功源於細節的積累。”正是憑著這樣的經營理念“海爾公司”才能成為足跡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國企業。由此可見,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所以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成就大業的基礎。

做好小事是一個國家成功的關鍵。有一位中國教授曾親眼看到在日本的首都東京幾百人在一個路口等紅燈卻沒有一個人亂闖。還有一個例子,在一次足球賽過後八萬人的體育場內竟沒有留下一點兒垃圾。正是因為日本人民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才使日本從一個戰敗國變成了一個綜合國力極強的已開發國家。這些難道不能證明“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成就大業的關鍵”這一道理嗎?

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注重每一個細節,最終成就大業,這樣的處事方法,不正應該是你我所追求的嗎?

8、小事

七(1)班  李霽泓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充分反映了小事的重要性。小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堅持做好了,一定會大有收穫。

曾經從書中聽說了一個故事:一位智者要在幾個孩子中挑選一名做他的弟子,最終卻挑選了一名每天堅持擦拭燭台的“笨小孩”。智者為什麼會選擇一個天資並不聰明的“笨孩子”?其實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她認真地對待並堅持做好了分內的小事。智者相信她一定會有作為——為的是認真做小事的態度。

這時我不禁想起了畫家達文西的故事。他從小為了實現自己的畫家夢,堅持天天練習繪畫。從畫蛋開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反反覆覆地進行著單調而枯燥的練習,最終成為了鼎鼎有名的大畫家。其實人們只看到了他的成功,並不知道成功背後付出的努力。看似小事——每天堅持畫蛋,但這就是成功的基礎。

哲學家柏拉圖也是如此,他曾是蘇格拉底的弟子之一。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天給他的學生上課。他說:同學們,我們今天不講哲學,只要求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把手往前擺動300下,然後再往後擺動300下,看看誰能每天堅持。過了幾天,蘇格拉底上課時,他請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結果,90%以上的人舉起了手。過了一個月,他又要求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只有70%多的人舉手。過了一年,他又同樣要求,結果只有一個人舉手,這個人就是後來也成為了大哲學家的柏拉圖。因為他認認真真做好每件小事,所以成功才會降臨在他身上。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知道了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在於堅持做好身邊的小事。上國小六年級時,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做一頁計算題,以便提高計算的能力。剛開始時我每天都堅持做計算,可過了大半學期以後,同學們似乎都忘記了這件事,停止了練習。我想,老師反正也不檢查,我的計算能力也不錯,考試時多檢查幾遍就行了,不如不做吧。突然有一天,老師問起這件事,全班只有三個同學堅持下來了。果真這三名同學的計算準確率很高,特別是一次準確率,我和其他同學遠遠比不上。我很後悔,也很慚愧。小事只有扎紮實實的做,任何偷懶、投機取巧都是不行的。

“勿以善小而不為”。儘管小事微不足道,但一定要堅持把小事做好,這正是成功的秘訣。我相信認真對待生活中每件小事的人,一定會有所作為。

9、小事

七(1)班  彭賽澤

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最終才能駛向成功的彼岸。

——題記

讀了材料中的故事,使我再一次意識到堅持做小事的重要。故事中“笨小孩”雖不聰明,但有持之以恆的決心。雖然擦拭燈台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貴在持之以恆。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成為了智者的學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如何對待小事,成就大事呢?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你們每天把手上下甩動300下,如果能一直堅持下去,就可以成為像我一樣出色的哲學家。”於是,大家每天都開始甩手。一開始,每個學生都在堅持,一個月後還有一大半學生仍在堅持。但是一年後,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在問起這件事的時候,只有一位學生在堅持。後來,他果真成為了一位成功人士。

不僅是哲學家,哪一位成功者不是如此呢?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上交一次手工作業——一隻小板凳時,被老師批評。老師氣憤的說:“這是我看到的世界上最醜的板凳了。”老師的批評沒有擊垮他,反而激勵了愛因斯坦。他絕不輕言放棄,堅持不懈,每天都做一隻小板凳,最後令老師刮目相看。也正是因為他有這種堅持不懈做小事的精神,在學問研究上也是如此,最終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忽然,我想起似乎多日沒有做英語閱讀了。媽媽告訴我如果每天做篇英語閱讀就可以提高英語成績,我半信半疑,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一開始的幾個星期,我做得很認真。但一個月之後,我開始有些不認真,馬馬虎虎的應付。兩個月後,我每天都以各種理由推脫了。想到這裡,自己不禁失笑了。為什麼給自己討價還價?而且我似乎有些急功近利,才堅持了兩個月就妄想提高成績。怎么可能?我們總是企圖走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卻不願堅持做好身邊的小事。所以往往會失敗。但所幸這個道理知道得不算太晚,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認真地完成英語閱讀任務,哪怕這是一件小事……

現在,我終於明白,成功並不是做出什麼震撼人心的英雄壯舉,而是堅持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