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感興趣的歷史

初一增加了許多課程,有的深奧,有的有趣,有的則是必備常識,在這些科目中最令我感興趣的,非歷史莫屬了。

從小就喜歡聽爺爺講歷史故事的我,學習起歷史來真可謂是如魚得水。不論是是從第一課《由人到猿》還是到第十一課《統一國家的鞏固》我都非常感興趣。

記得第一課學的古猿進化成人,我就非常熟悉,那是因為小舅在雲南,他去過“元謀人”遺址,給我講述過哪些古文化。到了後面,我的祖先可能是河姆渡人,他們住在長江邊上,主要種植水稻,住桿欄式房屋。

又來到戰國時期,來看看商鞅變法,我清楚的記得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鼓勵開荒種田,努力種田和織布者可以免除徭役和賦稅;棄農經商或因懶惰而貧窮的人,連同家屬罰為奴婢;廢除貴族世襲特權,獎勵打仗有用的工人;建立縣制,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吏;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一家犯法,鄰里者不告發則十家連坐,這一條一條的法律都是那么的嚴厲,也正是商鞅的變法,才有了後來秦朝的統一。

再來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秦始皇焚書坑儒,窮奢極欲,刑法嚴酷為秦朝埋下了禍根,這才導致秦朝只有僅僅十五年。這時一個問題來了,有人說秦始皇是千古第一皇帝,有人說秦始皇是一代暴君,我又怎樣認為呢?通過學習思考我認為秦始皇功過相抵,他焚書坑儒、窮奢極欲確實有過,但他修建長城,統一文字,統一車軌又有功。功過相比平分秋色,秦始皇在我看來就是一普通皇帝。

漢朝的修身養息又是怎樣的呢?經過四年的楚漢之爭,天下民心不穩,漢高祖劉邦採用了陸賈的方法,並讓陸賈寫出《新語》一書。劉邦繼位後,先把軍吏卒按軍功大小分配田宅;然後勸因戰亂而逃亡他鄉的人歸還故里;又把奴婢釋放為平民;最後減輕田租,定稅率為十五稅一。劉邦的政策為發展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帝、景帝在位時,繼續實行修生養息,史稱“文景”之治。在劉邦的基礎上,首先改進了徭役,輕徭薄賦,把十五稅一改成了三十稅一,並把服役一年一次改為三年一次。然後減輕刑法,文帝時費了連坐和肉刑,景帝時又減輕了笞刑,“文景之治”的四十年里,統治者“躬修節儉,思安百姓”,形成了一個“史安其官,民樂其業”的社會。

到了漢武大帝劉徹時期,西漢到達了最強盛的時期。漢武帝先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擊退匈奴後,設河西郡,河西屯田,漢武帝又收入“西南夷”,西南開邊;又收東漢。往東北拓展。漢武帝穩固了大統一局面又開始施展經濟與文化措施。他費半兩錢,改造五銖錢,命人治理黃河,興修水利;又整重各類書籍,重視經書;他獨尊儒,興辦大學。漢武帝在位時期,可謂是兵強馬壯、國家繁榮。

我喜歡歷史,是因為我的祖國有千年歷史文化,是其他國家沒有的,獨一無二的,而這份歷史也正是我們的驕傲,所以,我喜歡歷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