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的發現3

驚喜的發現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上的萬物,都有它的奇妙之處,只要你會去認真地發現它,

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有一次在外婆家,我在院子裡玩著遊戲,不經意間瞥見了在一個十分不起眼的角落有

一個不知名的小蟲子在那裡蠕動著,這個角落十分潮濕,光線也十分地昏暗,那隻小

蟲子在這個的角落裡往昏暗的地方爬去。

我找來一根木棍,把那隻小蟲子挑到了溫暖的陽光下,在這裡,沒有那角落的潮濕,

這裡十分的溫暖,我想小蟲子會喜歡這裡的。

但它依舊在往潮濕的地方爬去,我又把它挑了回來,他還是在往潮濕的地方爬,我叫

來了媽媽:“媽媽,這是什麼蟲子呀?”“呀!這個是鼻涕蟲,可是個害蟲,我去拿

鹽來把它給殺掉!”

過了一會兒,媽媽拿來了白花花的鹽,撒在這隻鼻涕蟲的身上,我期待地看著被撒了

鹽的鼻涕蟲,想看看小小的鹽是怎么把鼻涕蟲給殺掉的。

幾分鐘後,奇蹟發生了,我驚喜地發現原本完整的小蟲子居然已經化為了一灘像鼻涕

一樣的東西,“哇!這鹽好神奇呀!”我不禁大叫道,覺得十分的不可思議,為什麼

鼻涕蟲一碰到鹽就會化為一灘水死掉呢?我帶著這個“驚喜”的疑問,纏著媽媽要問

個明白,媽媽只是笑而不答,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帶著這個疑問,打開了電腦,搜尋著我要的答案。

原來,以成蟲體或幼體在作物根部濕土下越冬。5~7月在田間大量活動為害,入夏氣

溫升高,活動減弱,秋季氣候涼爽後,又活動為害。完成一個世代約250天,5~7月產

卵,卵期16~17天,從孵化至成蟲性成熟約55天。成蟲產卵期可長達160天。野蛞蝓雌

雄同體,異體受精,亦可同體受精繁殖。卵產於濕度大有隱蔽的土縫中,每隔1~2天

產一次,約1~32粒,每處產卵10粒左右,平均產卵量為400餘粒。野蛞蝓怕光,強光

下2~3小時即死亡,因此均夜間活動,從傍晚開始出動,晚上10-11時達高峰,清晨之

前又陸續潛入土中或隱蔽處。耐飢力強,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條件下能不吃不動。陰暗

潮濕的環境易於大發生,當氣溫11.5~18.5℃,土壤含水量為20~30%時,對其生長發

育最為有利。而且這鼻涕蟲的身體上全都是黏液,將鹽或者白砂糖撒在鼻涕蟲身體上

,便讓這鼻涕蟲沒有了水分,脫水而死。

呵,這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呀。認識了新的蟲子並知道了它的弱點,長了一份知

識,我十分喜悅;但又對它的死法感到驚奇。

我們都應該去學會發現,而在發現中,你可能會收到一份驚喜。

(胡恩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