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思量

聽著優美的音樂,卻一直在回憶聲波是如何傳播,骨膜是如何震動。看著繽紛的焰火,卻總在想那些絢麗的色彩是由哪幾種金屬鹽引起的焰色反應。甚至看著鏡中的自己,那些骨頭和血肉就活生生地浮現在腦海。  

已經不僅僅是煞風景的問題了。可這,不就是所謂的學習聯繫實際?所謂素質教育,真的能讓我們全面而健康的成長?   

其實,真正讓我們痛苦的,絕不是只有教育體制。痛苦,因為迷茫。   

瘋狂地遊戲、戀愛,或者是埋首書堆。  

有的人想找尋生活的意義,卻找到了似非而是的答案。有的人乾脆逃避,卻讓自己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所以我有我自己的情感,卻只能隨波逐流。因為無論走過多少路都不一定會有想要的結果,只好對自己的心情負責。我可以愉悅的學習、工作、生活,但痛苦還是會在一轉身的時候悄然降臨。  

我們痛苦,因為知道太多東西,也因為那些痛苦或許算不上痛苦。  

在大街上,小廣告俯拾皆是、“辦證”聲此起彼伏的大街上,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學生在經過那些乞丐時停下腳步,帶著憐憫和疑惑的目光看一看他們,然後離開,什麼都沒有留下就離開。  

我們可以少吃一點零食,可以少上幾次網咖,但不想讓自己的一顆世故而善良的心被利用,儘管那些人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因為有些東西,我們知道的太早。可這些過早的深刻卻又讓我們迷茫:不知道那些悲慘的遭遇是真是假,不知道那些人與我們相比誰更痛苦。  

的確,在那么多人在硝煙瀰漫中死去,在那么多人喝不到水吃不飽飯的時候,我們沒有權利張揚自己的痛苦和迷茫。  

不要再說救救孩子,如果不能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