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春滿園

(假期作文2)

(此材料以現實為基礎,而脫離現實)

我是個沒人愛的小孩。

窗外,煙雨朦朧,風夾雜著雨絲,撲在我的臉上,有點冷。窗內,同學們嘰嘰喳喳,放假前的幾小時,教室里總是充滿著騷動和不安。

回家有什麼好的?

依稀記得起去年那個雨天,一樣的風,一樣的雨絲,一樣的心寒。那是個特殊的日子,我要去古箏考級。早晨,天陰沉沉。我早早地起床,興致勃勃地來到爸爸面前,“爸,你快點,我想早點去。”“你一個人去吧,我今天也有事。”爸爸冷不丁冒出一句,晴天霹靂般地鎮住了我。似乎可以回憶起那時,我牙齒打著顫,血液沸騰,一腔不滿的模樣。在爸爸眼中,我總是那么不重要,工作永遠是第一。出門前,媽媽勸起了爸爸,“你還是去吧,孩子練了那么久的古箏。”爸爸看了媽媽一眼,又繼續忙手中的活。媽媽也不再說什麼,只是再三叮嚀我,"路上慢點,考試別緊張。”我衝出家門,走在無人的路上。天下起了雨,是在為誰哭泣?雨打在臉上,寒到心裡,我是個沒人愛的小孩。

回家有什麼好?

老師來到教室,一如既往地吩咐假期的注意事項。“有的同學,回家後,多陪陪父母,好好想想父母臉上的皺紋來自哪裡?而你們是否應該好好學習?”老師常說的話語,驚醒了迷惘的我。是啊?父母不愛我嗎?那臉上的皺紋又來自哪裡?天下有不愛子女的父母嗎?

腦海中思緒萬千,愛為未必要說出口,也許,爸媽的行為詮釋的是一種無聲的愛。爸爸不陪我去考級,也許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女兒在這個年齡里已能夠獨當一面,人總要學會長大,學會自立。一絲暖意,湧上心頭,一絲內疚,不經意間萌生,怪我愚昧,錯怪父母。換個思維,頓悟便在一瞬間。一幅幅畫面浮現於眼前。夜深人靜時,挑燈夜戰的我習慣喝媽媽熱好的牛奶。媽媽說,睡前喝牛奶對睡眠好。傍晚時分,夕陽西斜,校門口熟悉的身影,媽媽靜靜的等待。見到我時,媽媽總會微微一笑。考試分數出來,我拿著低分試卷,垂頭喪氣來到爸爸面前,原本以為一場腥風血雨即將上演,等來的卻是爸爸和風旭日般的安慰。可從爸媽房裡傳來的談話聲中,我依稀聽見爸爸對媽媽,孩子的成績是個問題啊。一幕一幕,仿佛只是昨日……

夠了,已經足夠了,我心中暖暖的,幸福似乎快溢了出來。爸爸媽媽,是平凡的父母,不善言辭的父母,他們默默呵護,包容著他們固執又幼稚的孩子。這種愛雖無聲,卻能持久一生。我想,每個平凡的父母,都有著不平凡的愛。換個思維,回首往昔,幸福的大門,悄然打開,我不禁感覺心神蕩漾。原來,我一直很幸福。或許,許多事情,換個思維,就會看到優美的風景。簡單與複雜,幸福與孤寂,天堂與地獄,僅在一念思量,我們只需換個思維。 在這個冬季里,我擁抱了別樣的春天。 

作文感言:  寫完後,感覺這篇的主旨立意不夠明確,“換個思維,就會看到優美的風景”或許,太籠統。唉,想不到什麼具體的主旨,團結?打破常規思維?材料的寓意到底是什麼呢?只好這樣了,模模糊糊,就下筆了。文章有點冗長,又捨不得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