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幽幽的書房裡,我伏案疾書,奮戰題海,終於到作文了。看到“距離”一題,腦海中莫名地想到《鄉愁》一詩,想到了“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想到春節期間看到的騰訊公益廣告,母與子的“彈指間,心無間”。

距離?何為距離?又源自哪裡?

兒時的我一直以為,分別就造就距離。而今的我不再這樣認為。身的距離越遠,可能心的距離越近。

回想起三年前的我們,淚水婆娑,哭哭啼啼,友人分離,師生分離……進了高中,夢回國中,談笑於廣玉蘭下,嬉鬧於校長寶貝的塑膠操場上,已是家常便飯。思念,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思念的滋味。閉上眼,腦中全是曾經歡笑的場景,那便是所謂的思念。分別,我討厭距離,害怕流著淚回憶。

暑假裡的一天,天氣很好,我騎著腳踏車,哼著小調調,想去那家老字號書店淘些書。到了書店,踏進門檻,古色古香的書店裡透著一種襲人幽靜。這種幽靜似乎想在讀者們翻閱書籍前,濾去讀者所有的煩憂,濾的只剩一顆平靜純和的心。像往常一樣,我找了個角落坐了下來,拿起一本書,細細品來。或喜或悲,興致正酣。是誰碰了我的頭,我驚醒,抬頭。那一刻,我竟敢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朝思暮想的友人啊,相遇總讓人措手不及。我站了起來,她緊緊握住了我的手,囁嚅著,嘴唇顫抖著。我鼻子一酸,心中悲喜交集。我們彼此擁抱,誰都沒有說話,因為彼此深知自己與對方的距離是如此的遠,卻又如此的近。分別後的思念讓我的都深切體會彼此的重要,心的距離更近了。“此時無聲勝有聲。”她輕聲道。“現在是有聲了。”“哈哈哈……”我們哭笑著。找了個無人的角落,我們大聲暢談,歡樂勝過從前。她說,我們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我說,下輩子也要。

那一刻的我恍然大悟,分別未必就是遠離,心與心的距離才是真正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