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班會活動

上周星期三的下午,我們在班會課上舉行了一次有趣的班會活動。這次班會的主題叫作“成語猜猜猜”,它的遊戲規則就是讓老師或者同學在台上表演一個動作,讓台下的同學猜這是什麼成語。

在這次  “成語猜猜猜”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張老師的“三思而後行”了。只見張老師站在講台上,拿出一張紙,先給我們展示了一遍 。這時我心裡想:咦,先給我們展示一下,一定與這個成語很有關係。張老師看我們看得認真,一下子就把紙,“嘩”!“嘩”!“嘩”!撕了三下。這時,教室像炸開了的鍋,同學們一個勁說張老師浪費撕張,可這時,我努力在想:張老師撕了三紙,一定與懲罰有關,難道是先斬後奏,我剛要說,劉夢潘卻比我搶先一步說:“先斬後奏”!張老師搖搖頭說:“是先斬後奏吧”!我心想:不是,看來與展示和懲罰都無關了,會是什麼呢?這時,全班同學又沸騰了,開始亂說了《有的說“四分五裂”,有的說“粉身碎骨”,還有的說“五馬分屍”!這時全班同學都沒有辦法了,張老師見狀,只好又給了我們一條信息:她撕了三次。我想:三次?三次?到底是什麼呢?最後,我們沒有辦法了,只好請張老師說出最後答案,張老師說:不可能吧!我的成語那么難猜!我撕了三次,那就是“三思”,我走下講台,那就是“後行”,和在一起,不就是“三思而後行了嗎?”

沒想到這次猜謎會那么簡單,我總結了三點原因:1,心中總認為是四個詞語,不會變通。2不知道可以換成同音字。3隻注意到前面的動作,沒注意到後面行走的過程。

學習就是這樣,要學會變通和仔細,下次我一定要改正這些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