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亮了作文10篇

1、燈亮了

a

天色已經暈染成一灘墨跡,鄉野的寒冬更是陰沉沉的,伸手不見五指。

“小銘,把燈關了吧。費電呢。”病榻上的媽媽輕聲說。虛弱的笑容在橘色的燈下親切溫暖。

b

華燈初上。彩色的燈牌給城市潑上一抹艷俗。“小黯,快去開燈,什麼都看不見了。”手指在開關上一點,廳里每個角落都亮得晃眼,甚至有幾分令人不敢直視的刺目。

a

小銘慢慢放下書,站起身來,“那我去外面寫作業了。”外面沒有路燈,月光也不過是慘白的一點,實際上幾乎什麼都看不見。可若再亮著燈,電費又夠一餐飯錢了吧。

b

“小黯,還是不夠亮,去把所有燈都打開。”媽媽是個不甘寂寞的人,非得置身絢爛之中,站在追光燈,才感到心安。以至於到了一種強迫症的地步,電費也總是開支中最大的一項。也是,在這個被綠酒紅燈充斥的地方,所有空虛都需要光明填補。

a

媽媽支撐著坐起來:“小銘,今天學了什麼?”

小銘調皮地歪了歪腦袋,背起今天學的課文來。聲音朗朗一如往常地悅耳。

夜黑得可怖。遠處的城市反常地寂靜。老師說,自然基金會號召大家在今天關燈一小時。

——我們家天天都是熄燈日。小銘坐在家門口,抬頭看見滿天星辰。

b

小黯放下書包,習慣性去開燈的手停住了。

“媽,今天不開燈。我們下去散步吧。”見媽媽沒有說話,小黯小心翼翼地頓了頓,“以後少開幾盞燈,省下來的錢我想……”

“想捐給‘燈亮了’基金會,是嗎?媽媽支持你。”

小黯抬頭,愕然。眼睛裡的光卻比所有燈都亮。

c

小銘從郵局領來第一筆電費——總算可以過一個長一點的白天了。

“親愛的小黯:你好……”收到信,小黯和媽媽相視一笑。他們知道,遠方那盞電燈亮起的同時,媽媽的心結正在解開,一盞心燈漸漸亮起。

簡評:

這是一篇富有意味的小說。

兩個小女孩,一位生活在城市,雖身處燈光的海洋,但依然努力追尋精神的光亮;另一位在鄉村,希望延長“亮”一點的日子。這樣,就完成了獨特的價值錯位,也為我們讀者留下了極大的審美想像空間。結尾巧妙的勾連,卻帶給我們別樣的感傷和酸楚。

樸實的文字,平行的結構,富有意味的細節描繪,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的結尾等都為小說增添許多張力。小作者的才華著實令我們嘆服。

2、燈亮了

我從懂事的那天起就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小孩。在我朦朧的記憶中,我似乎在孩童時代就從未踏出過那個記憶中的小村莊。

也許是因為自小就是農村人,我心裡一直籠罩著常人所沒有的自卑感。我甚至埋怨過上帝,為什麼要這樣安排不甘平凡的我呢?是的,我的確自卑,但我的骨子裡卻滲透著好強與執著。在那所設施落後的國小舍里,我的成績一直是全班最好的,我從不讓人超越我的任何一切。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這個在別人眼裡一直是十全十美的我。

在一個雷電交加的雨夜,我獨自在昏暗的房間裡挑燈夜讀。連續不斷的雷聲和傾瀉而下的大雨帶給了我前所未有的煩躁---明天就是升學考試了,在這情況下讓我如何是好?

然而,那可惡的大雨並不打算就此放過我。一陣煞眼的白光劃破了無盡的長夜。猶如一個發怒的勇士撕開了一場巨大的黑幕。而後,斷斷續續的雷聲徹底讓我陷入了可怕的黑暗中---所有燈都熄滅了。

我終於遏止不住壓抑已久的委屈,淚水在我的臉上潸然落下。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是如此的可笑---我是一個除了成績以外便一無是處的書呆子,是如此地懦弱和無能。

我趴在桌上嚎啕大哭,眼前的雨絲和淚水混合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巨幕雨簾,我的前方是如此的迷茫。

然而,那一點碎碎的小光點是什麼?我狼狽地抹去淚水。是爸爸!他捧著眨著微光的蠟燭向我走來。心中猶如有一種不可言喻的力量,撕開了憂鬱的歲月痕跡,撤走了在我心中纏繞已久的藤枝。

爸爸靜靜地把它們放到桌上。霎時,光亮充滿了整間小屋。我正要開口,他卻深沉地望著我:“記住!無論什麼時候,即使世上所有的燈都熄滅了,心中的那盞要永遠點著;即使世界充滿著眼花繚亂的燈光,也不要讓它們的光線掩蓋心中的那盞明燈!”

我收住了無濟於事的眼淚。望著台上柔和的燭光,我竟在這恐懼中擁有著前所未有的鬥志。在父親專注的眼神下,我執起手中的人生畫筆,繼續在這“寧靜”的雨夜中尋找自己人生的第一個藍天。

次日清晨,在薄暮化開的小道上,我懷著家人的期望踏上了征途。這是我十多年來第一次最美好的春天。拂曉的涼風初透,溫暖的春陽驅散了我心中的陰霾。

七天之後,我收到了城鎮上重點國中的錄取通知書。捧著這不知為之奮鬥多少日日夜夜的紙張,心中卻只剩下了釋然與感激。

我知道,我真正的勝利是在那個有燭光陪伴的雨夜。那一夜我是第一次地意識到我多年來是錯過了那么多的東西。曾經的活力與純真已隨時間的流逝而不再復還。然而上天對著無知的我仍有一些眷念,它在我人生最陰暗無助的時候給了我明亮的燭光,而它們正是點亮了我心靈上那一直在迷霧中熄滅的燈塔。

現在,城裡一串串的霓虹燈正匍匐在灰色的天幕下。那寧靜的不夜城披上了一件華麗的外衣。但是光芒卻永遠遮蓋不了我心中那盞最耀眼的燈。它曾在黑暗中點亮,但在我有生之年,它永遠不會在迷亂的世俗光芒中熄滅。

簡評:

文章的選材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敘寫了作者的生活經歷,表達了作者的感悟。描寫具體生動細膩,發生在臨考前雨夜的事情是如此的真切而感人,讓人讀後無法忘記那閃動的燭光和那深沉的話語。文章的環境描寫很恰當,很好地渲染環境氣氛和烘托“我”的心情。文章的語言流暢,富有感染力。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是一篇很好的現場作文

3、燈亮了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你於那三百年前的宣紙上,不倦地於詞章中傾訴你對感情的執著,我執紙細讀,泛黃的紙卻依舊能傳出當年的誓盟,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誰言道:“細讀納蘭詞,豪放是外放的風骨,憂傷才是內斂的精魂。”

你為何所傷?

我不懂為何言道“我是人間惆悵客”。不明為何嘆道“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琅玕影。”你愛過,恨過,傷過,嘆過,怨過。你生命中,少了誰?

誰提著明燈,執你之手。

你有個溫柔的妻子——生而婉孌,性本端莊。你因那影影綽綽的少年情事,輾轉在這遺憾中不得解脫。

你負了她,悔了自己。

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道休孤密約,鑒取深盟。語罷一絲香露、濕銀屏。她與你誓三生,你不過空許她前年。知道,這溫婉的女子溘然長逝,你方才明了,她,是你生命中的一盞明燈,納蘭容若,容若,你的生命里又何曾容納過她?猛地發現,即使她逝去了,她依然為你點亮了前方的路程。你只需往下走這梨花滿地,零落成雪,髒的究竟是誰?你怕是也沒有想到,亡妻竟為你點燃了一盞永不磨滅的明燈。在以後的十一年中,這明光如春草般孜孜不絕地蔓延,直至你心中,埋下深根,這樣的糾纏,早已超越了生死,那燈光照亮了你的胸膛,照亮了心房。伊人別……楊柳,花枝,蝴蝶,春光旖旎,如今往事皆非,空作相思意。燈亮了,就那一霎那。你,懂了多少,悟了多少?一位女子,竟有那樣的力量。沉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她為你照亮了前方,你為她打開了新心房。青衫淚盡聲聲嘆,融化得了冰山,喚不回已逝的人,只留得心空皓月當空燈長明。納蘭容若。 簡評:語言極富詩意,以第二人稱方式與所寫人物展開對話,情感抒發自然曉暢。文章將納蘭容若的妻子喻做其心中的一盞明燈,緊扣題意,意境深遠。 

4、燈亮了

小小的火光卻能放射出無數的光茫。我小心翼翼地捧著小油燈,把它放到窗上,也參加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周圍也只有小油燈在閃閃發光。

我的人生也不過如此。

夜色未央,我被濃濃的春意包裹著,尋不到方向。

升入初三,成績不如以前,我總是小心地舔著傷口,安慰自己只是意外,努力過就好了。然而意外多了,便使我的奮鬥心、自信心也衝破了,人越來越變得沒有鬥志了。

我開始懷疑當初成績尚好的那個人是否真的是我自己,我開始一直消沉了,對自己的那些“努力過”變得毫不在乎,整個人好像被那些所謂的“意外”所麻木了。我就站在一處黑暗無比的地方,我的光明,你在哪?我怎樣才能感受到你的氣息,點燃我心中的那盞小油燈?

夏夜,耳旁的蛙鳴蟬噪令我難以入眠。於是便起床,猛地發現窗外樹木上的知了,我仔細地端詳著這個傢伙,竟發現它在進行著它成長的又一個階段“脫皮”。只見它艱難地顫動著身體,想把這層皮從身上給甩下來。這使我更充滿好奇心去等待它何時成功,然而就在剎那間,我驚呆了,那層充滿歲月痕跡的皮脫了下來……

一隻只能在一年中度過90多天的弱小知了都能穿越阻礙,度過難關,為什麼我不能?我不曾堅持過,又怎可能走出這黑暗無比的她的地方呢?

是啊,我不能再逃避了,學會面對挫折,把那些殘碎的記憶重新清洗過,開始新的美好生活。

燈其實亮了,只是發現的過程讓入陷入僵局,被眼前的黑暗所遮蔽,被那些巨浪所嚇倒。我揚起希望的風帆向著目標駛去。拼搏著,堅持著,永不言棄地繼續奮鬥,只要努力,什麼時候都說不會遲,關鍵是奮鬥的過程你是否認真對待到,認真地為理想而去奮鬥一番,向著自己閃爍著光茫的目標邁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當我看到那驕人的成績時,不會忘記一直照著我的人生路的那盞小油燈。

漫步在放學路上,天已暗了,車燈亮了,街燈亮了,餐廳的招牌燈也亮了,在我心裡點起了一盞光影閃爍的熒火,路上的每一個腳步下,都留下一束束永恆的光茫,步伐間夾著對人生的希望與理想,那些刺眼的光總讓人深刻地記得,那個是你感慨萬分的過去,叫你珍惜現有的大好機會,不要重蹈覆轍。

燈亮了,照在你回家的路上……

簡評:

內容充實,感受獨特,情感真實,中心突出,思路明晰,語言富有文學味。

作者能對生活現象進行獨立思考,發現蘊涵其中的意義;能從自己初三緊張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表達自己的見解,抒發真切的感情;文章綜合運用了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語言流暢,回味無窮。

5、燈亮了

我們每天都要按照生活的節奏來規劃自己一天的工作,也許你會認為是煩悶,但偶爾學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萬物,或者一切就會變得迥然不同。

那么,當人的心靈開闊寬廣了,心中的燈便也亮了……

國中三年的煩悶生活轉眼消逝,中考的腳步聲也漸漸聽到了。儘管老師向我們傳授了多少知識,給我們講解了多少解題的思路,但心中忐忑的心情永遠也擺脫不了,鬱悶感就更加強烈了。

剛聽老師布置完功課,就聽到那清脆悅耳的鈴聲,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學,對我來說,那鈴聲的響起就是幸福來敲門了。背起書包瀟灑地甩頭走人。

雙腳踏在遍滿牛糞的羊腸小道上,閒適地走自己的路。澄亮的瞳仁里看到了田園間那綠油油的農作物,為這豐收的季節感到喜悅。溪岸兩旁是悠悠清泉,潺潺的流水聲伴隨風吹樹葉響起的沙沙聲,在空中編成一首動聽的歌謠。天是那么的深邃,碧藍的像塊無暇的藍寶玉,朵朵白雲在空中票浮,為藍天點綴生命,悠閒的沐浴著春風,那風兒為我捲走了煩惱,卻不帶走一絲雲彩。記得王國維大師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萬物皆有情。

田野里盛開著嬌媚的花兒,綻放笑臉,感到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優雅。望眼下去是一片清新逼人的綠。忽然,我發現了在徒大的岩石下面有一棵小草,岩石完全遮蓋它瘦小的身軀,它在沒有陽光和水分的條件下竟可以生存!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而我呢,中考在即,卻在虛度光陰,小草在艱苦的環境中笑傲命運,相比之下我是多么渺小呀!我像被潑了一盆冷水,霎時清醒了。

面對生活,應有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面對機遇與挑戰,應有鍥而不捨的頑強意志;面對漫漫人生路,應有自強不息的品質。

生命的意義在於靈魂的延續。我應學習小草對人生的感悟,而不是渾噩度過年華。

每每想起岩石下的小草,領悟了對人生的意義,心就豁然開朗,懂得了人生的真諦。

燈亮了……

6、燈亮了

在我看來,求學也無非如此!

每天重複著那枯燥無味的課程,重複著那枯燥無味的作業。至少,這一切在以前的我是這樣認為的!

我認為:這一切都不如課堂外的世界精彩,外面是多姿多彩的,而我所囚禁的這課堂卻是黑暗的!

一直都沒改變自己的想法,直到遇見了他。是他,徹底地改變了我的觀念。

初識他,也是在一節枯燥無味的課上。當我第一眼看見他,竟忍俊不禁。然而他卻從容不迫地登上講台,開始了自我介紹

他的聲音很有磁性,吸引著所有人。這樣一來我也不得不仔細端詳起他來:方正的臉配上方正的眼鏡,粗而短的頭髮下是古銅色方正的額頭。透過眼鏡的目光不算溫和,而他看起來能言善辯的嘴卻微微上翹。

那時的我成績不算差,但也不算是名列前茅。總的來說,就是一台學習的機器,面對他的到來,對我來說沒多大的影響。但他的自我介紹讓我記住了他,後來我們班的“精英們”給他個美名:“老朱”是也!

雖說老朱看起來沒多大“殺傷力”,但卻足以讓我們信服。在他初來報到的第一個晚上,便讓我們寫作。題目很普通:《我的老師》。

這不明擺著要我們寫他嗎?這篇作文也挺難下筆的,褒也不是,貶也不是。至少,我認為如此。不管怎樣,第二天作文本還是交上去了。

沒想到,一篇作文改變了我。

剛一下課,老朱便找到了我。我心裡將這堂課的動作仔細倒帶了一遍,得出結論:沒開小差!正在我冥思苦想中,他開了口:“你把我寫的很有趣啊!”當時的我傻眼了,在我的筆下,也會出現這樣的評價嗎?

老朱談笑風生地和我說起我的作文來。這是我第一次用心去聽一個老師講話!他誇讚了我幾句後開始數落起我的不足。奇怪的是,我並沒有覺得不耐煩,而是一一地用心聽了,這也成為我這一輩子最寶貴的財富!至於他當時的一字一句,我是記不清了。但他讓我改變想法的話語卻讓我一生銘記。沒有抑揚頓挫,沒有高亢激昂,而是平平淡淡的:你所描寫的課堂過於黑暗了,只要放開你自己,求學之路也可以很明亮,期待你心中的燈……

明師其實就是一根蠟燭,當你在黑暗中不知所措時,他會為你點亮心中的燈!

簡評:

作者以對比的手法寫出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看法.詳細地記敘了自己以前的學習和課堂一片“黑暗”的情景,最後卒章顯志,是那位老師開啟了“我”的心靈之門,點亮了“我”心中的燈。

7、燈亮了

儘管路途黑暗,但我知道記憶中那隱約閃爍的光芒已亮起,照亮我那平凡而崎嶇的人生。

——題記

我是一個盲人。

上帝自私地剝奪了我觀看世界的權利,卻給予了我一顆敏感的心。

我一直猜測別人在看我時的態度,同情還是嘲笑?自我出生起,陪伴我的便是黑暗,永無天日的顏色。那些鮮艷美好的色彩,是別人口中習以為常的辭彙。於我,確是視線永遠不能觸摸的幻想。

盲,就是單色的人生,就是一路孤獨的摸索,也許是一生的碰壁和受傷。

在一個午夜,我曾“讀”過一篇文章,作者說:“每個人心中總有那么一盞燈,它在你身後,注視著你成長,扶著你學會行走,然後目送你離開。而那馨黃的燈光便是幸福的顏色,它映射著你的身影,賦予你亘古不變的溫暖。”

當話語透過凹凸分明的圓點傳遞給我時,我在那間冰冷而黑暗的房間裡醞釀起一場微小的旅程,關於青春,關於溫暖。我下定決心要逃離這裡,只為印象中那模糊的燈。

我告訴媽媽,我要一個人走走,看看我的生命。媽媽執拗地不放心,然而我對她說:“我的人生已因寂寞的黑暗封閉了十多年。”我知道,此刻的媽媽早已淚流滿面。

於是我拄著我的盲杖走在夜深人靜的街道,我發現,我身後隱藏了一個人。

當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別人每天都走過的路,我發現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等待,我曾經不止一次為命運的不公平而感到傷心失望。

可現在我腦海中已有了一個關於溫暖的記憶,那是一個筆直的夢想。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向前,很快盲杖便撞到一個堅硬的身軀,我上前撫摸,那是厚實的水泥。我知道我已來到路燈下。

書中曾說,燈光的顏色是幸福的顏色,那是永遠奉獻的無私。

而此刻,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我扶著盲杖佇立在燈前,我的雙眸仿佛穿過黑暗,借著心的力量,然後看到那微弱的顏色。那淺黃的顏色連同溫暖,一併透過我那壞死的眼睛,賜予我生生不息的光明。

我突然大聲說,媽媽,我看見希望了。

一直在身後的人影走到我跟前,撫摸著我的臉龐。

我緊握著那雙粗糙卻溫暖的雙手。

我從來沒有熱愛過曾經一直黑暗的生活。

而我心中的那盞燈,終於亮了。

照亮我那自卑的人生。

我說,想看到自己溫暖的眼睛,只因勇敢的心而熠熠生輝。

簡評:

小作者創設情境,細緻描繪。語言含蓄,意境獨特,隱含的哲理,豐富了文章的意蘊,增添了文章的魅力。文章用第一人稱,設計了盲人這一形象,創設一個特定的環境,展現一個苦悶、彷徨、自卑的“自我”,最終走向希望。文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我”的一舉一動,更是描繪自己的心理活動,描繪對象單一,但筆法靈活,毫無重複之感。真實、真情。感嘆小作者構思匠心獨運。文章題記和後記遙相呼應,使文章渾然天成。

8、燈亮了

家,就是不管多黑的夜也有人點著燈在等你。——題記

不管多么彷徨無助,燈總是給我前進的勇氣;不管多么傷心難過,燈總是在我身旁陪伴著我;不管多黑的夜,燈總是給我指引前進的方向。

煤油燈

外婆生活的年代,用的是煤油燈。她每次從山上幹完活回家時,總會有風吹過竹子的沙沙作響,有時還會傳來陣陣的怪叫聲。但外婆說,不管環境多么惡劣,只要看見家裡母親親自點燃起的煤油燈光,她就會知道母親是在家裡等她,她的心裡就會很踏實,就有了拚命趕路的勇氣,燈光下,她似乎看見了母親在為她縫補著衣服,來回忙碌的身影。

蠟燭

媽媽生活的年代,用的是蠟燭。那時媽媽每天的上學放學都要走很遠的路,

有時會走到腳破皮,起水泡。外婆見此很不忍心,給媽媽做了加底保暖的鞋子儘管這樣情況也沒多大好轉。大雪天裡,媽媽就是靠它來行走,在雪地里蜷縮著身體拖著沉重的步伐行走著,但走到家的不遠處,媽媽會看見外婆親自點燃起的滿屋的蠟燭,那成了冬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媽媽說,“那滿屋的蠟燭給了它前進的勇氣,溫暖了她的心,冬日裡的嚴寒也在那一刻瞬間消失。”

電燈

上了初三,生活過的緊張而有規律,每次回家時天已是漆黑一片,伴隨我的只有彎似鐮刀的月亮和幾顆閃爍的星星。竹子的沙沙作響,遠處傳來的幾聲狗叫聲讓我害怕,這時我會想起外婆,她也曾在這樣地夜晚獨自行走,看見那煤油燈亮了,就拚命趕路。也想起了媽媽,她看見那來之不易的滿屋的蠟燭就讓她無比溫暖。而我此時,看見的是那強烈的燈光。那是媽媽跑了幾家商店買的最亮的電燈,好讓我可以看得見,找到家的方向。我奮力前進,想快點說聲媽,我回來了,想快點回去撫摸媽媽憔悴的面容,想快點聽到她對我的嘮叨...... 燈光下,她的面容不再光滑,出現了深深的皺紋,她的白髮在燈光下顯得格外清晰,她的手也已經布滿老繭......

燈光下,伴隨著是母親來回忙碌的身影;是那憂心等待孩子回家的心情;是夜夜伴隨孩子苦讀,鼓勵孩子的場景。燈光下,還伴隨著那份沉甸甸的愛!

那燈的變化,是那愛的傳承!那燈,又亮了!

——後記

簡評:

這篇作文視野開闊,立意深遠,形式新穎,語言生動流暢。

9、燈亮了

“我的誕生是沿著你的燈光,尋跡著,摸索著,找到家的方向。”這是我聽過最溫情的話。門前的那盞燈,微微搖曳,微弱的光芒,那是我為你找到家而留下的燈。

希望的燈,新生的眼淚

九年前,你的誕生是場充滿眼淚的溫情戲:門外的人焦急地把媽媽抬上擔架,媽媽的表情痛苦不堪,可從她的眼底,我卻清晰地看見那抹濃濃的幸福在閃光。不一會兒,媽媽被送到了衛生所,進行就地接生。醫生護士們急急忙忙地從裡面跑出來,我環視一周,四處黑暗,寂靜的夜因為我們的腳步聲而沸騰起來。那天,停電了。醫生一臉嚴肅地走出來,對我們說:“光線不充足,我們無法為病人接生,如果強行手術,恐怕會造成一屍兩命。”“一屍兩命?”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所有人都焦躁不安,誰都不願意放棄任何一人。剎那間,地上出現了我的影子,橘黃色的光覆蓋了整間衛生所。我睜大雙眼,回頭一看,護士們手捧著白色的大蜡燭,儼然是盞燈,光線照進每個人的心裡,豁然開朗。“手術開始!”醫生命令道。護士們尾隨進去,小小的手術房頓時燈火通明。時間過得很慢,猶如一個世紀那么長。“嗚哇哇”,嬰兒的哭聲,讓所有的人都驚喜起來。醫生抱著一團小東西,護士們拿著燈,燈光打在她們的臉上,每個人都眼眶紅潤。我望了那小東西一眼,她眼睛緊閉著,摸著那小手,軟軟的,聽著她的哭聲,我的眼淚像洪水般,怎么也停不下來。

溫情的燈光,死亡的微笑

你的誕生就像場夢,我還來不及從幸福中抽離,死神卻悄悄地比我更先我一步接近你。

忽然間,你卻停止了哭泣。我摸著你的小手,你的手越來越冷,我的心越來越恐懼。醫生把你的手從我的手中抽離,又把你帶回到那可怕的手術室。“七星兒的情況通常不穩定,她現在提早出生,營養不良,導致腎臟功能衰竭,現在必須進行急救手術。”我似乎跌進了絕望的深淵,你又要離開我了嗎?“砰”的一聲,手術門關上了。“姐姐,你能把這蠟燭給我嗎?”護士看了我一眼,隨即微笑地遞給了我。我捧著蠟燭,聽見所有人沉重的呼吸聲,心裡默念著:妹妹,這是姐姐給你的點的燈,你看,燈亮了,沿著燈光的方向,快回家吧,不要再遊蕩了…… “一陣風吹過,蠟燭被吹熄了,我失神地望著裡面,言語哽咽在喉嚨,微笑在我的嘴角兩邊蕩漾開來。

歸家的燈,重生的笑與淚

我知道,你找到了歸家的方向。姐姐為你的點的燈,現在還亮著,永遠不會滅。

醫生從裡面走了出來,那輕鬆的笑容,我知道,你是平安度過了。我又被抱了出來,你安靜地睡著,那可愛的睡臉,像是剛才什麼也沒發生過。我摸著你的小手,溫暖了許多。我輕輕的勾住你的小手指,默默和你許下諾言,:“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妹妹,無論你走到哪裡,只要我把歸家的燈點亮了,你就回來,好嗎?”我在你的耳邊呢喃道。而你卻像是有意識般,動作笨拙回勾著我的小手指,動作輕輕的,卻讓我,流著眼淚,幸福的笑著。

燈還在門前,像個說書的人,在等你的歸來,把一切故事都告訴給你聽。燈亮了,妹妹,要回家了,沿著光的方向,在光的盡頭,姐姐提著燈微笑的等著你。

簡評:

以自己妹妹誕生的過程為寫作題材,故事真實,讓人緊張。寫出了自己對妹妹的愛,充滿親情。結構有新意,條理清晰,主題能與比賽題目巧妙結合。

10、燈亮了

【序】

紗布拆開了,他睜開了眼。

“媽媽,為什麼不開燈?”

媽媽呆在那兒,望著興奮地坐在病床上的兒子。

燈亮著。

【一】

他十二歲,正值花季,車禍奪去了他欣賞世界地權利。讓他失去光明的司機還沒找到喔啊,世界比他眼前看到的還要黑暗,他不再相信世界。

他變得孤僻,只願一個人呆坐在窗前,不願與別人交談。他變得暴躁,時而像只小獅子,盡情地靠摔東西發泄情緒;時而又想只小兔子,可憐地嚶嚶哭泣惹人生憐。可還是從前那個他嗎?那個活潑開朗性格溫和的他嗎?

他心中的燈滅了。

【二】

一場昏天暗地地哭鬧以後,他心灰意冷地躺在床上。我用力睜著眼,回應他地只有一片黑暗。

“為什麼!為什麼!”他撕心裂肺地喊叫著。

他曾渴望再次擁有光明,他曾渴望看見窗外鳴叫地小鳥,輕搖地樹葉。但他知道,奇蹟不可能降臨在自己的身上。

【三】

一個老者提著一盞燈,穿越漫長的夜晚,來到了他面前。

“你是誰?”他警覺地問。

老者沒有說什麼,微笑著將手指伸向那盞熾熱地等。“噗”,小小的一束光在老者的指尖上燃燒,搖曳。

老者用他的手指輕輕觸碰了他地雙眼。忽地,一束光穿透了他的眼皮,通過他地瞳孔,映照在他的大腦中。光,那是光!

他猛然睜開雙眼。

眼前依舊是那樣的黑暗。

月光靜靜地瀉在床上,但他看不見。

“還在奢望能看得見?”他冷笑著,苦笑著,又閉上了那空洞地雙眼。

“記住,你只有一小時。”遠處傳來老者的聲音。

他微微張開那毫無靈氣地眼睛,竟望到那寧靜地月光。

他悄悄打開房門:爸爸在大口大口地抽著煙,媽媽則在低聲啜泣。

“好好的一個孩子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媽媽痛心疾首地說。

他躲在門後,不知所措。多久這樣認真地望過父母?媽媽頭上的斑斑白髮,她雙眼無神,憔悴地癱坐在地上,淚水已不足以洗濯她臉上悲傷的倦容。歲月在爸爸臉上刻下條條皺紋,似一下子蒼老了三十歲,眼中毫無生氣,如失了魂兒般抽著煙。

他關上了門,重新躺在床上。一小時過去了,他慢慢地閉上眼,知道月光在眼前消失。

老者的燈依舊在搖曳,搖曳……

【四】

第二天的太陽升起了。起床後,眼前仍是黑暗,但那已經不重要了。

他知道那只是個夢,但他知道爸爸的無奈與媽媽的悲痛都是真的。不可挽回的結果為什麼要讓它成為眾人傷心的理由呢?窗外的鳥兒歡快地叫,輕風撫動著翠綠的樹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他說他看見了。

用心看見的。

他站起身,摸索著走入客廳,他拉起媽媽的手。

“媽,我們出去走走吧!”

媽媽驚奇地望著他。春日的陽光和煦地照在母子倆身上。花兒是那么鮮艷,草兒是那么嬌嫩,他用耳朵感受世界,用鼻子品味世界,用雙手擁抱世界。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那盞燈在他心中亮著,永遠亮著,驅逐他眼前的黑暗,心中的絕望。

永遠不會滅的,永遠。

燈亮了。

簡評:

小說構思獨特,藉助一個老者的神奇力量幫助遭遇失明的主人公從沉淪走向勇敢樂觀;語言自然樸實,對主人公的思想、言行尤其是心理變化有著細膩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