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橋

石橋。流水。人家。

歲月如水,悠悠,帶走了往事無數。然記憶里的那幅山水田園畫卻依舊生動無比——橫貫東西的寬闊的河流,岸邊成片的隨風颯颯作響的竹林,碧綠的菜畦,靜默著的白牆灰瓦……當然,最顯目的是橫跨水面的那座聯拱石橋,那幾乎是這個小鎮的象徵。

那是我的第二故鄉。家裡姊妹三個,小時候,母親一人既要拉扯孩子又要忙地里的農活,實在太辛苦。於是排行老二的我5歲起就跟在父親身邊,父親當時在城關糧管所當會計。8歲那年,父親工作調動,我也從城裡轉學,一起來到這個小鎮。我在這裡生活了8年,直到國中畢業獨自去外地求學——在這裡,流淌著我美麗的少年時光,悄然無聲,一去不返;但是那座橋,卻一如我不捨的追憶,矗立在歲月的深處,歷久彌堅。

學校和家在河的南面,集鎮在河的北面。橋是去鎮上的必經之處。尤其到了集市,橋上兩邊擺滿了各式的商品,有竹條扎的掃帚,有自家編的草蓆,有各式各樣的古樸家具……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而我和幾個夥伴,卻喜歡在河水不深的時候,趟過橋下的淺水,繞道去集鎮。我們幾人呼啦啦從河岸下到沙灘,把褲腳卷得老高,拎著鞋,光著腳,踩著河床上的沙石,一步步向河對岸走去。初夏,水沁涼,漫過雙腳,輕咬著肌膚,我會忍不住驚叫,然後引來同伴們的嘲弄——對於我這個外來的旱鴨子,深諳水性的他們自然有嘲笑的資本。我們帶著異樣的興奮,一路凱歌,從上游出發,一直來到這橋下——爬上對面河岸的小坡,就是集鎮了。河水往往弄濕了衣褲,但有什麼關係呢?快樂並不會因此消減一分!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老橋那樣慈祥地靜立著,放任著這些孩子天真的玩鬧。這樣單純的快樂,如田野的清香瀰漫在記憶里,讓我深深眷戀!

汽車站也在橋的北面。周末回老家,我總要從這橋上走過。來到橋上,我常常不由地放慢腳步。我喜歡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遠處黛色的山,看天邊紅色的霞,看橋下川流不息的水……我喜歡水面的風拂過臉的清涼,喜歡風裡帶著的竹樹的清香。年少的思緒會如某年某月寫了字的那片竹葉漂得很遠——我的未來會是怎樣?十年甚或更久以後,我會停泊在何方?痴痴地憧憬著,有無數可能的未來是那樣誘惑著年少的自己——老橋無聲,他歷經無數人世滄桑,目睹多少世事浮沉,他卻只默默陪伴著,不離不棄,給我放飛自己的勇氣和力量。如今,隔了二十年的時光,回望記憶里橋上的自己,才知道最美好的是再也回不去的舊日時光。

那年夏天,我要到別地求學,離開這個生活了8年的小鎮。這小鎮上用方言交談的人們,學校里親愛的老師同學,好友家後院親手摘種的小樹,父親單位宿舍後面的那口水井,還有上放學回家必經的那條小巷,小巷人家擺在院子裡的盆花……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樣的親切!猶記得那個雨後的傍晚,從朋友家回來,漫步在橋上。天邊的陰雲凝聚著愁緒,水面的風吹到身上竟有了寒意——那條淡藍色的無袖長裙被風鼓得像片帆,我用細長的胳膊緊緊抱著自己。我不明白,終於朝著未來和夢想跨出了一步,又怎生出這幾分離愁別緒來呢?我只在心裡說,橋,我會回來的,你等著我,我一定會回來的。

但我不知道,有些東西,一個轉身就永遠擦身而過,無法再見了。很多年後,當我怯怯地再一次踏上這座橋時,我明白了,那些美好的舊時光,如這橋下的流水,去了不知名的遠方……

時至今日,我還常常夢見那座橋——架在寬闊的河面上,岸邊的竹林在風中起伏。他那樣堅固地矗立著,堅守著,嘩啦啦地唱著歲月的歌——那是我靈魂的故鄉,無論走到哪裡,只要記得這座橋,故鄉就不會迷失,永遠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