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思,輕吟韻調

飛鳥過往間,生生滅滅,千年的過客擷來冷月吐織馨香的巾絹。翻著手中泛了古香的書頁,輕馭遐思,吟誦書之韻、書之調。

不知何時開始,我懷著一份敬畏的心情在書中去聆聽那些高貴靈魂的歌吟,去駐足觀看那隱在文字背後的精神之花,去收穫一份燦若朝陽的嚮往。

他的韻調,他的歌——

總看得到烏江邊的你。數十萬雄兵對陣幾十壯士,我知道你的嘆息。無奈、惆悵、悔恨所有的心緒終隨濤濤江水一般,翻湧上心頭。鴻門一宴錯失良機,便注定了他此時的覆亡,虞姬一刎紅顏消逝,便注定了他的一敗,塗地。於是,便在江畔唱起了悲涼的歌,於是便在所有壯士面前笑著淚落,於是踏著一具具的屍體拔劍直指蒼穹,然後看著自己的血是怎樣地染紅了腳下地。

她的韻調,她的歌。

總能聽到紅樓中的她。“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大觀園中浮浮沉沉,她應了諾,償了一生的眼淚。她不會抗爭,只知獨自傷憐;她多愁善感,只會在落花遍地之時葬了芳華,吟出曲“如今葬花人笑我,他年葬我有誰知。”或許她悲,或許她掘,亦或許,她甘心情願付出一世又一生。她愛看傷殘的燕子樓,傷春悲秋,她愛看沁芳闡的水,流而不息,正如她命,正如她淚,經不住秋流到冬。

書中,我看遍一攬芳華;書中,我賞遍鉛鉛人生。

青山隱隱,綠水迢迢,我窺見書中流轉的是墨筆生香,勾勒出清風明月的韻致。

西窗紅燭,梧桐細雨,人瞥見書中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搖動的寂寞與長情。

書中,馭思。

輕吟韻調,看書,看人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