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狂想曲

我總是相信世界上的某些東西是存在永恆的。

上帝將一個小小的單細胞生物賜予地球,於是在漫長的歲月中它不斷地繁衍、演變、進化、脫胎換骨、衰老、毀滅然後再生。於是這世界被生命所覆蓋。

總是驚異於這宇宙之大,總是猜測著那些外星球的生命們的樣子。

有些人說,除了地球,再沒有其他的星球上存在生命。

但是,偌大一個宇宙,沒有邊際,難道他們能夠保證這地球之外沒有第二個適合生命居住地方的存在?

我總覺得若是一件事被下了定論,不能推翻亦不能反駁,那么它就是枯燥無味的。我不願生活在一個枯燥的定論里,我願意幻想,我願意想像著外星球有著美麗的生物,我願意與他們抑或她們甚至它們成為朋友。

因為只要一個單細胞,生命就會在時間的舞蹈中覆蓋那些或遙遠或鄰近的星球。

如果這宇宙只有我們。

如果我們只有這地球。

孤單。

已經是“孤”了,還要“單”。

有些淡淡的傷感從大腦飛速運轉的間隙中蔓延開來。

宇宙那么大,大得仿佛沒有任何事物的存在。大得仿佛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消弭了聲感。大得仿佛任何事物都喪失了存在的意義。

人們說,永恆的東西其實只有一樣,那便是“虛無”。

在虛無中我們是不是可以永恆呢?

那樣的永恆我不要。

因為那樣太孤單。

有一部我很喜歡的科幻電影,叫《逾時空接觸》。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女科學家一直相信有異空間的存在,她用雷達探測器十年如一日地探測著來自宇宙的聲音,來自外星的電波。

終於有一天,她收到了一點微弱的信號,隨著她不斷地調試,那信號的聲音越來越強越來越清晰。她欣喜若狂,將著信號分析出來,竟然是一個到達那個星球的機器的圖紙。

在政府的幫助下,女科學家建好了機器。她開始了逾時空之旅。

她在外星球遇到了她死去已久的父親,父親告訴她,其實他一直在看著她,他們的星球一直在與她的地球取得聯繫。她被宇宙里美妙的奇觀所震撼,那樣美麗壯觀的星雲,讓人願意心甘情願地在它的光芒下死去。

影片的最後,女科學家回到了地球,儘管因為光速旅行的關係,雖然她機器上的計時器記錄了18個小時,但地球上只過了千分之幾秒。人們都不承認她所說的一切,因為只有那么短暫的時間中不可能完成這么冗長的旅行,人們所看見的只是她的外星機器閃爍出強烈的光芒,然後一切歸於平靜。

她在人們的質問中流淚。

漫長的時間過去。

鏡頭的最後是她帶著一群孩子訪問她的工作場地。其中有個小男孩問她:“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么?”她微笑,然後迎著陽光說,“如果這偌大的宇宙只有我們,我們豈不是太孤單了么?”

請不要停止對外星生命的探索,因為我們,不想孤單。

請一直相信生命的偉大上蒼的偉大,請相信生命不會只落腳在我們的世界。請相信遲早有一天,我們將迎來遙遠地方奇異世界的客人。

生命生命,生生不息。

一個生命的滅亡,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

一個星球的滅亡,是另一個星球的開始。

一片虛無的滅亡,是一片生機的開始。

一片孤單的隕落,是我們希望的開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