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生作文教學研究

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寫作成了困擾廣大語文老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我們農村國中更是如此。學生作文沒少寫,老師也沒少批改,可是學生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學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以下是農村小學生作文教學研究,歡迎閱讀。

剖析一下目前農村國中作文教學現狀,我們認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對作文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第二、寫作態度存在問題。第三,抄襲現象較嚴重。第四,輕視評改。

對這些現象作深層次的分析熎潯澈蟮腦因如下:其一,多年的應試教育影響。老師們為了追求升學率,往往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沒有真正重視作文教學,沒有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發散性的啟迪和訓練,而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做應付考試的標準化練習題上。其二,缺少足夠的課外閱讀。為了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遠離了課外的文學讀物。許多家長和老師把課外閱讀當成是看閒書,真正支持的很少,甚至千方百計地嚴令禁止。這樣,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聽老師煩瑣枯燥的分析,真正能起到文學薰陶的東西接觸太少了,可以說成了文學的“貧血兒”。第三,生活的單調。農村學生本來應該比城鎮學生活動的範圍要大得多,但為了與別的學校競爭升學率,學生在校時間很長,一天除了吃飯就是上課、自習。這樣,學生的活動範圍就自然被縮小了。試想,一個沒有生活感知的中學生,怎么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呢?第四,教學觀念落後。由於信息交流和教學條件的限制,許多老師的作文觀念比較陳舊,幾十年一貫制的教學方法嚴重地制約了對作文教學的更新和思考。

《語文課程標準》的出台,預示著語文教學的春天已經來到了。尤其是高考和中考話題作文的不斷推出,為作文教學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良機。作為農村國中的語文老師,我們應審時度勢,更新觀念,大膽創新,努力走出一條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新路子。

首先,把擴大閱讀量作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語文老師應當教育學生明確向課外拓展的重要性,想方設法鼓勵和指導學生廣泛閱讀。在課內,老師要敢於放手讓學生自讀,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有能力讀懂課文或課外書,讓他們學會學習。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老師再因勢利導,適當點撥和引導,對學生進行美感薰陶、情感激發;同時,老師要積極鼓勵和指導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廣泛閱讀有益身心健康的各類圖書。在學校圖書館藏書有限的情況下,要動員學生主動去買課外書,或開設班級小圖書館。在提倡“終身學習”、“學會學習”的今天,讓學生學會看書無疑是非常值得推廣的。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寫作時才不會有“難為無米之炊”的難堪。

其次,從培養寫作興趣入手,把加大寫作總量作為提高寫作水平的根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對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機有過大量精彩的論述。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學生會樂於去寫。我們農村有許多活動,像清明節上墳、釣龍蝦等,城鎮孩子就比不上農村孩子感受深刻,老師可引導學生就地取材。

要想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多動筆頭,多動腦筋。至於怎么寫,那就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老師既要利用每周作文課時間讓學生寫一些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作文,更要鼓勵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寫隨筆,還可以通過指導寫日記,辦手抄報黑板報,向校刊和校外投稿等形式來練習寫作,培養其寫作興趣。同時,對學生作文不可求全責備,要多鼓勵,以免挫傷其寫作積極性。

第三,鼓勵學生多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汲取寫作的不竭源泉。

農村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更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百科全書。儘管現在農村學生學習負擔很重,很少有機會參加勞動,但星期天和寒暑假,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可供自由支配的。每到養蠶季節,可以叫學生去幫父母採桑葉、餵蠶寶寶什麼的;一到農忙時節,老師要建議家長們讓他們的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農業勞動,體會田間勞動的甘苦。當然,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事物,細心體會萬事萬物豐富而細緻的情感,啟發學生善於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感受生活的真諦。這樣,學生的思維就開闊了,想像力就豐富了,他們的創作欲望必定會增強,何愁寫不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呢?

第四,改革傳統的批改方法。

按傳統的過程模式組織教學,大多數老師在作文的批改上存在誤區。其實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全班批,或輪流批;或教師批,或學生批……

作為語文老師,首先自己要轉變觀念,可以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其次,也要教育學生轉變“我寫你改”的舊觀念,要使他們懂得:作文是難得“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來的;一個不懂改文章的人,將永遠是一個作文的門外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們堅信,只要我們本著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以人為本,不斷探索,大膽實踐,那么,我們的作文教學就一定會迎來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