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開卷有益作文範文

世界名人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開卷有益。因為,書是智慧的結晶;書是歷史經驗的總結;書是社會的反映;書是開啟知識的鑰匙。

讀書,可以使人徹悟人生的意義;讀書,可以知曉世事滄桑;讀書,可以廣濟天下民眾;讀書,可以把你帶進知識的世界。人慾成才,務必開卷。

馬克思開卷,收益甚多。他先後在波恩大學、柏林大學研究法學、歷史和哲學,因此在以後的革命活動中能有兩個空前的發現。他寫的《資本論》,在多本書中發表。他寫的時候竟看了一千多本書,還到了大英博物館看了三間屋子的書!馬克思自開卷以來,得到的收穫,可謂多矣。

華羅庚開卷,從小就打下了很好的數學和語文基礎,寫過幾百首詩詞,還寫過散文和小說。國中畢業時,就撰寫了數學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論文層次清楚、語言簡練,精闢地指出了蘇家駒教授的《代數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的錯誤。人不是一生下就什麼都會。如果華庚不勤於開卷,會有如此的文采嗎?

魯迅開卷,從國小到大學成績都非常優異,曾經有一次,魯迅得到了一個金質獎章。他並沒有戴上此獎章,而是作為自己的憑證,拿到鼓樓的大街上把它賣了,買了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的額頭冒汗,眼睛流淚,嘴裡“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全消,於是又捧起書攻讀。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了一代著名的文學家。

像這種事例實在太多了,開卷可以使我們的身心受到充實,所以,我們應該要多讀書,使自己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何樂而不為?

當然,開卷也要分好書還是壞書,清代袁牧說得好:“讀書如吃飯,善吃老長伍神,不善吃者生痰瘤。”周恩來總理說得更為精闢:“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這些讀書之道、開卷之法,都是具有真知灼見的經驗之談。只要我們切實遵循,必得開卷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