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南京市小西湖國小三(1)班陳其舟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全詩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全詩的意思是“正看是山嶺,側看是山峰。無論從那裡看景色都不一樣。不知道廬山真正的樣子,是因為在山中只看到一面,不能看到山的全貌。”現實意思是:“一樣的東西在不同的角度看到是不一樣,不同的東西在同樣的角落看到也是不一樣的。只看小局,是不能知道大局的。”

我覺得跟我們做習題是一樣——唯讀懂了一點題目,就做是不對的,要一點一點地把題目全看懂,再做,這樣才能正確。

人們常常引用這兩句詩來形容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比如下圍棋時,要縱觀全局,不能只看一邊一角的成果,不能只爭局部的勝利,要看全局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