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跳棋

星期天下午,爸爸媽媽教我學跳棋。爸爸先教我跳棋的規則:跳棋有十個棋子,這十個棋子擺成一個倒三角形,誰最先把十個棋子跳到對岸,擺成原來的隊形,誰就獲勝。跳棋的走法是隔一個棋子才往前跳,如果前面還隔有一個棋子,就可以連跳。

學好了規則我就和媽媽、爸爸三個人比賽。我有一個毛病——性子急,每次還沒輪到我走,我就搶著下。最後只好讓爸爸叫我下,再跑來下一著。這時爸爸又對我說:“時時刻刻都要一邊看著棋盤上的變化,一邊想著下一步該怎樣走。”媽媽一面跟我比賽一面教我走棋的要領。經過爸爸媽媽的指導,我終於掌握了跳棋的基本技巧。

一天,效禹哥哥來我們家,我和他比賽下跳棋。一開始我不知道他的水平如何,還有點緊張。但我越跟他下越覺得他的水平不是很高,就放鬆了心情,幾局都打敗了他。有一下,我看到了一著好棋,等他走完我一看,他不但沒堵我的棋,反而給我“搭了橋”。我連蹦帶跳地把棋子跳到他老家去了。嘴裡還得意洋洋地喊:“好棋呀好棋,真是一著好棋!” 效禹哥哥卻說我賴皮。我耐心地重新走給他看。他又說:“哪有一次走那么多步的?”我把規則講給他聽,他才明白。原來他還不知道連跳的妙處呢!

雖然我打敗了效禹哥哥,卻打不過爸爸媽媽。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我還要加把勁,爭取早日戰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