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

五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看了《霧都孤兒》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查爾斯·狄更斯 ,狄更斯是一位疾惡如仇的小說家,由於他自己生於貧困的家庭,對於當代社會的腐敗很有了解,這部小說充分的表現出當代社會的情形。小說的主人公是奧利弗·特維斯特是個生在濟貧院的孤兒,從小飽受欺凌侮辱,忍飢挨餓。可是,在濟貧院中十個孩子往往有七八孩子在飢餓中病倒,致使這件事罪魁禍首是——一個叫麥恩的女人。

在濟貧院裡的二三十個孤兒都是由一個年紀較大又精明能幹的麥恩太太教養,她為人十分吝嗇,把教區每周給孩子的七個半便士大多數歸自己用,留給那些孩子們的只有一點點。因此有許多孩子接二連三的病倒甚至去天堂報到。這些孩子的死引起了民憤,一些更高級的教區幹事會下來視察,可是每當他們視察時,往日那些被欺凌、邋遢的孩子,總會被麥恩太太提前收拾乾淨,因為總有人給麥恩太太通風報信。看完整本書之後我認為是麥恩太太后來的丈夫邦布爾給他通風報信的。

看到這段的時候,我的內心十分憤怒。這些七八歲的娃娃,因為營養不良,接二連三的病倒甚至去天堂報到 ,這個麥恩太太怎么忍心讓這些孩子去承受飢餓的痛苦,自己卻在一邊享受天倫之樂那些教區幹事也一樣,怎么狠得下心,難道他們自己沒有孩子嗎?怎么忍心讓這些孩子被麥恩太太欺負視不見?怎么能下下決心給麥恩太太報信?看到這裡我想到:現在有一些公司的一些職員為了得到更高的職位,不惜背叛親情,出賣友情,違背諾言。明明自己的分內事情做的很不好,但是那些人賄賂領導身邊的秘書,讓秘書給自己通風報信,在領導身邊多給自己美言幾句。等他們升官了,那些秘書的手中也有更多的錢,但是俗話說:紙包不住火,一但被查出來,辭退是小事,坐牢是大事,到頭來你什麼也得不到.

最後,狄更斯給了這部小說一個圓滿的結局,書中的壞人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邦布爾和麥恩太太最終也淪落到成為濟貧院中的一員,老費金、蒙克斯、賽克斯······這些強盜、土匪無一不落得個悲慘的下場,奧利弗也得到了應有的財產,被布朗羅先生收為養子,並與家人團聚了。

《霧都孤兒》這部小說讚揚了人們天性中的善良,也抨擊了當時英國慈善機構的虛偽和治安警察的專橫,正如雨果所說:“文明時代這個悲慘世界,由於社會壓迫、法律和習俗應把人間變成地獄,才使得男人因窮困而道德敗壞,女人因飢餓而生活墜落,兒童因黑暗而身體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