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誇我的科學老師

誇誇我的科學老師

入學以來,我一直不怎么喜歡科學,上課雖然也認真聽講,但從來不會去主動思考,所以成績一直只在中旬徘徊。直到六年級時,我們的科學老師換成了袁老師,一切就這么發生了變化。

袁老師長的非常漂亮,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透露出無限的孩子氣,當我第一眼見到她時,似乎是見到了一位非常有親和力的大姐姐。

袁老師上課十分有趣、認真,甚至使一直對科學有牴觸情緒的我也漸漸愛上了這門學科。

當我真正由喜歡袁老師而愛上科學課,是在她給我們上有關物體變化的那一課,蠟燭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但袁老師卻通過簡單的蠟燭燃燒現象,使我們明白了物體的兩種變化情況:不產生新物質、產生新物質。

袁老師首先將蠟塊放在盤子上,然後將盤子放到正在燃燒的燒杯上,在高溫的烤制下,蠟塊融化了,但並沒有發生其他變化。“這就是第一種不產新物質的現象。”這沒有什麼呀,我疑惑地搖搖頭。袁老師接著說“下面來看看另一種。”只見她拿來一根蠟燭,小心地將它點燃,“大家看到產生的新物質了嗎?”同學們有的搖頭,有的點頭,有的則象我一臉茫然,這時,只見袁老師神秘地笑了笑,拿起一個盤子,擋在熊熊燃燒的火苗上。不一會兒,盤子靠近火苗的地方黑乎乎的,這是怎么回事啊?同學們紛紛在底下竊竊私語,靜寂的教室里吵鬧起來。這時,袁老師解開了我們的疑惑:盤子底的黑色是蠟燭燃燒產生的碳。喔,原來相同的物質,不同的方法就能產生不同的結果。

真神奇啊!從來沒有感到,原來科學課也是這么的有趣和吸引人啊。

我喜歡上了科學課,更喜歡袁老師她的風趣、她的幽默和她的豐富知識。袁老師感謝您,相信在您的感召下,一定會有更多的同學愛上科學、探索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