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前夜

放暑假了,我異常興奮,因為我明天就要到奶奶家開心地玩幾天了。晚上,媽媽十分細緻地為我準備行囊。“哎呀,我又不是小孩子,需要你這么操心嗎?!”我大聲嚷道。“還不是因為你的獨立能力太差,要不然我才不管你呢。”媽媽邊笑著說邊把我要帶的東西有條不紊地裝進包里。“哼!”我撇了撇嘴,裝作不屑一顧的樣子。“你到奶奶家一定要聽奶奶的話,別太調皮,要注意安全。對了,有空我會去看你的……。”我急忙跑進書房,把門鎖上:我可不想整天聽媽媽囉嗦。與此同時,我聽見門外一聲重重的嘆息:“唉,這孩子!”

不知為什麼,每次面對媽媽,我都會表現很不耐煩。我也知道媽媽是關心我,可我實在對她這種嘮叨感到反感。她的這種習慣確實讓人難以接受:一會兒數落數落我的壞習慣,一會兒又跟我抱怨柴米油鹽價格的上升……甚至,連我幼時唱的兒歌她也會天天掛在嘴邊。

趴在書桌上,靜靜地,我又想起了我第一次去奶奶家玩時的情景:當時我是第一次到農村去,感到非常新鮮。一望無際的田野中,有金黃的稻子,有綠油油的蔬菜。經過彎彎曲曲的小河時,我看到河裡游著許多紅嘴白毛的鵝,靈機一動,立刻想起了一首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我當時居然情不自禁地一面大聲背詩,一面向白鵝連連招手。想起我曾經的“幼稚”行為,我不禁笑了起來。我還想起,鄉村的夜景是最美的:就在黃昏後的一會兒,月亮漸漸升起來時。那朦朧的月光照耀著村莊的樹木和房屋,像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煙霧似的。我仿佛又看見奶奶在橋頭等著我們。朦朧中,她那蒼老的臉上顯出許多皺紋,可看到我們,她卻笑得那么開心……想到這些,我立刻對明天的旅程充滿了期盼,恨不得馬上就見到奶奶。同時,我莫名地對媽媽有了一絲歉意……

第二天早晨,我便踏上了去奶奶家的路。可我的心裡卻一直想著:媽媽,雖然你是那么的“嘮叨”,但我還是會想你,想你的大大咧咧,想你滔滔不絕的嘮叨……到時候,我們在那個小山村一起捕蟬、捉青蛙,還要迎著朝霞、伴著夕陽、看著月亮,唱我們最熟悉的那首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