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語文

暑假裡,我在街道上發現了一些問題。很多店鋪的店名和廣告不夠規範,出現了錯別字。為市民們做出了錯誤的示範,並且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去了很多地方,發現了不少錯別字。例如:全體員工恭“侯”您的光臨:雖然和“候”差別不是很大,只是少了一豎;公則:將“公廁”的將“公廁”的“廁”寫成了“規則”的“則”,雖然只相差了一個廠字頭;  組金:將“租金”的“租”列印成了“組隊”的“組”,雖然只相差一個偏旁…… 還有一些故意寫錯的字,這雖然很新穎,可是會讓多少人一位真的是這么寫的啊!飯店門口:“抄”飯 ;修車店門口:補胎“沖”;氣零售店鋪門口:“另”售;家具店門口:家“俱裝潢店門口:裝“璜” ;失物廣告:失物“啟示” ;安裝公司門口:“按”裝 ;車店門口:洗車打“臘” ;飯店門口:“合”飯 ;水果店門口:“波”蘿 ;飯店選單:雞“旦” ;五金店標牌:“扦”座 ;體育用品店標牌:“蘭”球 ;快餐店門口:大排“擋” ;農貿市場標牌:“蕃”茄 ;停車場招牌:“仃”車收費 ;嚴打宣傳標語:嚴“歷”打擊 ;某機場橫幅:年“青” ………………可是就這么一些小錯誤,錯寫了幾個字,但是會誤導多少市民啊!會給一些學生、一些沒讀過書的市民作出錯誤示範。也許,就是因為一些錯別字,讓一些學生考試成績不好,也許…… 不僅街道上有錯別字問題,連作文中都有這種現象。  “我看了一篇我表妹的作文,上面是這么寫的:今年薯假,媽媽帶我去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稱的蘇州遊玩。”在“今年薯假”中,把暑假的“暑”寫成了薯片的“薯”。在國小生的某個作文選上也出現了:在和再不分。如:“在(再)難的事,也要學會去處理啊!”“我再(在)這裡”或“在(再)見。”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一種嚴重的“病毒”已經流入了我國,這種病毒就叫做錯別字。街頭上、報刊上、影視上,錯別字處處可見。我們不能去阻止這種現象,我只希望我們學生和一些市民不要被這些“病毒”傳染上了就好。 簡評:看來,我們不僅要帶頭說好話,寫好字,更要充當規範使用漢語的宣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