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科學節約型城市

從書上我知道了地球上的水量是這樣分布的:海洋占97.2%, 冰山和冰川占2.15%, 地下水占0.31%, 湖泊占0.009%,大氣中(水蒸氣)占0.001%, 而河流與小溪僅占0.0001%。其中, 只有地下水、湖泊、河流與小溪中的淡水可以被人、動物、植物利用, 這就是說: 地球可以供給陸地上生命的水量不到它的總水量的1%。可能人們以為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是人們錯了,淡水資源是有限、珍貴的, 它減少會直接會影響到地球上生命的生存,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把我們的城市建設為節約型城市,不要讓人類看到的最後一滴水是人類自己的淚水。

建設一個節約型社會,就應該從每個家庭甚至每個人落實起來。家庭節約用水積少成多,可以緩解我國人均擁有水量少的緊張程度,也可以節約家庭開支。家庭節約用水方法主要是一水多用。

據統計家用廁所用水量最大,占家庭用水量的60% 。因此廁所節約用水的潛力最大,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洗臉水,洗腳水,刷牙水……統統都可以收集起來沖廁所,或者拿來澆花。

我經常幫媽媽洗衣服,媽媽也經常教育我,說:“一般洗衣水的第一,二遍水用來拖地,第三遍水存起來沖廁所,不僅能節省水費,還能為社會節約水資源。”

奶奶還經常對我說:“洗碗,洗臉時不要長流水,流水量一定儘量小。洗碗時把前邊洗碗的水接下來,洗後邊的碗,然後用清水沖淨,保證把碗洗淨。最後把水倒在炒菜鍋里,洗炒菜鍋,再用清水沖乾淨炒菜鍋,這樣還能為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爸爸也常告訴我:“上完衛生間洗完手後,離開時都要檢查一下水龍頭是否關緊。停用水時馬上關緊水龍頭,避免水資源不必要的流失。”

今年寒假時,我參加環保夏令營,教官帶領我們來到了石渭頭污水處理廠。一進廠,道旁到處都是小樹小花,陣陣沁人心脾的香味鑽進我的鼻子,我就想:“污水處理廠應該是臭氣熏天的地方,怎么會是那么美麗、漂亮呢?”我帶著疑問跟著工作人員參觀了進水口,裡面的水又臭又黑,我想:“我們用過的水怎么那么髒呢?這樣的水會變乾淨嗎?”我開始還不大相信,後來我們來到了出水口,一看那裡的水,比原來剛進廠的水乾淨多了,正緩緩地流進大海。我想:“水這樣白白的流走不是很浪費嗎?為什麼不把這些水用來澆花呢?” 我帶著疑問問工廠里的工作人員,他們就告訴我:“處理後的水內還有很多有毒物質,只有以後增加設備,對中水進行消毒,才能用於澆花、灌溉農田或者接到各家各戶用來沖廁所。”聽完之後,我暗暗下決心,“要好好學習,長大發明這些設備,讓它們用來處理污水,造福於社會,為建設節約型城市做貢獻。”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做一名節能小衛士,讓中國的水資源永不枯竭,讓地球母親的水資源永遠造福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