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中的數學

上個學期的一次科學公開課上,老師帶我們做了一個實驗,叫做“小球落下的高度”。目的是讓我們預測小球是一上來跳得高還是到 後來跳得高。同學們都很認真地在做這次實驗,教室里只能聽見小球“乒桌球乓”地落地聲和本組內報數據的聲音。 實驗完了,同學們各自報出了自己的數據,可是不知怎么的,老師卻叫我們記錄下來。記錄完了,這時老師才告訴我們,他是想讓我們算出全班的平均數。那時候我們還沒有學習如何求平均數,於是科學老師告訴了我們公式:(x+q+w+e+…+s)/有多少數就除以多少。同學們報出的數據是(單位:厘米):15、14、17、16、14、13。根據這些數據,我們知道了:我們班共有6個小組。於是,我們就依照科學老師給出的公式,進行了計算:(15+14+17+16+14+13)/6≈13.17。 這節科學課公開課我們上得很成功,這有一部分要歸功於數學的公式以及運算。 數學世界真實樂趣無窮啊!它不僅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能幫我們解決實驗中的問題,讓我們順利的完成實驗,我一定要學好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一個個難題! 簡評:這還不完全是生活中的數學呀,生活中的數學也體現在很多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