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紅領巾

星期五,紅光國小發出了“幫助失學兒童重回課堂”的號召。那個年代一學期的學費也不過2元錢,家長除了學費什麼錢也不會給,別說救助,就連自己吃飽飯都困難。

小明、小寧和小紅準備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他們商量著怎么去賺錢。小明說:“不如去砍柴吧!”另兩人立刻反對:“不行,賣不了那么多錢,反而很累。”那怎么辦呢?小紅說:“不如這樣┅┅”“好!就這么辦!”小明和小寧舉雙手贊同。

第二天一大早,小紅和小寧去王大叔家的田裡摘了一大把薄荷葉,小明則在家裡燒水。不久,一大缸薄荷涼茶做好了,三人把大缸抬到路邊,將桌、椅、碗都備齊了。

中午到了,夏天的中午更是熱不可耐,三個小夥伴一邊抹著頭上的汗,一邊叫賣道:“薄荷涼茶,兩分錢一碗賣嘍!”

果不其然,過路的人耐不住乾渴與炎熱,紛紛跑過來買茶喝。

隨著人們的聚攏,人越來越多,一缸茶一會兒就賣光了,三個小夥伴都樂開了懷。

晚上,三人把錢一數,啊!一元多!三人一合計:明天繼續乾!兩天過去了,三人一共湊了三元四角五分,對於那個年代,這可不是筆小數目啊!

星期一的上午,郵局來了三個小學生,他們把帶著的舊報紙包裹剝開,所有的積蓄——三元四角五分,都在這兒,準備匯往山區。匯款單填好了,郵局的叔叔發現匯款人一欄沒有填,便問三個小夥伴:“誰是匯款人啊?”三人相視一笑,填下了匯款人名稱——一群紅領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