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魂

奶奶家的炕頭上,已經不見了爺爺興致盎然讀書的身影。

但他的那副褪了色的老花鏡,卻依然安祥地躺在抽屜里,下面壓著幾本生前來不及讀完的書。那些書,是他臨終前幾天我在書攤上給他買的:一本是《福爾摩斯探案》,一本是《世界風雲》…

爺爺得的是癌症,在他將要離開我們的幾個月里,已經完全不能起床活動了,一整天都臥在炕頭,除了幾個小時的睡眠,他所乾的惟一一件事就是讀書。起初,我每天從家中捎幾本新雜誌給他。於是,每天看到他總是架著那副老花鏡仰臥在炕上,一隻手高擎著雜誌,另一隻手摁在身體的病痛處,面部毫無表情,沒有生氣的臉上只有眼睛射出一種興奮的光芒,盯著書的字裡行間,似乎讀書可以減輕他的疼痛。

逐漸沒有力氣說話了,我家的一摞雜誌也被他讀完了。我沒有什麼雜誌可帶給他了,但每天與他黯淡而渴求的目光相撞,心中總是過意不去。我開始在書攤上買書給他看。這樣才能使他的眼睛重新燃起欣喜,也能使我的內心感到一絲欣慰。

爺爺的病情日益惡化,已經到了不允許他讀書的地步。一天幾個小時的閱讀,消耗了他太多的能量。家人不得不把書藏起來,禁止他讀書。爺爺顯然不高興,他痛苦地呻吟著,只有見到我,他的眼睛才會明亮起來。因為我能讀懂爺爺那祈求讀書的眼神,我能讀懂爺爺那顆企盼讀書的心。我說服了家人,含著眼淚把書推到他面前,他的呻吟馬上停止了。這時的他,手臂已經抬不起來了,只能側著身子靠著枕頭支撐著書本,但他讀起書來似乎還是那么專心。

後來,爺爺已經沒有讀書的氣力了因為是寒假,我守在爺爺身旁讀書給他聽。那幾日裡的我,真不知道找些什麼書念給他聽,一頁念不到頭,他不知要迷糊多少次。那本《痛並快樂著》到底還是沒有讀完,爺爺帶著他最愛的書一同走了。爺爺鍾情於讀書的一生,那幾本他沒有讀完的書,我保留了下來。

爺爺在一生有八個兄弟姐妹的家庭,他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了業,為了養家餬口,排行老大的他只好退了學。從此他失去了上學的機會,但他沒有失去對讀書的渴望。白天勞累了一天的他,晚上還是點著煤油燈讀書到深夜,這一讀就是一輩子。由於家庭生活困難,沒有錢給他買書,他立志考上了民辦教師,為的是有更多的機會讀書。五十多年的讀書歲月讓爺爺懂得了些什麼,我無從知道,反正他就是這樣一直讀到人生的終點。從我記事的那一刻起,我就熟悉爺爺工作包里的兩樣東西—飯盒和書。

為了買書,他可以省吃儉用;為了讀書,他可以廢寢忘食;為了學以致用,他可以不要名利。他讀過醫學方面的書籍,為許多病人推拿按摩,但從不收費;他讀過建築方面的書籍,為農村的親戚朋友規劃設計樓房;他讀過電焊、木工方面的書籍,能自己製作家具,能熟練操作電焊工具;他讀過歷史、地理方面的書籍,培養出了一批批大學生;他讀過工和機械方面 的書籍,為工廠的設備改造節約了大量資金。可他從來不抱怨什麼—工資、待遇、職位、吃和穿…

爺爺的一生乾過工、農、兵、學、商,但我一直弄不懂爺爺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當我看到他一生的每一日都與書相伴,看到他臨終前對書的那種執著與渴求,我終於明白了:爺爺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我覺得,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不在於他擁有多高的學歷,得到多少人的讚許和銘記,而在於真正地摯愛書,真正地從書中獲取知識和快樂,真正地把知識和快樂融入到人生之中。

爺爺走了,對書的喜愛沒有多留住他一分一秒。他沒有留下金錢,但他留下了一個讀書人的精神。叔叔、姑姑已經讀到研究生了,爸爸也用他豐富的外經貿知識為開發區的建設作貢獻,八歲的妹妹已經能讀世界名著了,我和書也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種精神,將在我們的家族中延續下去…

後記 有的人一生追求金錢,把萬貫家產當成一種榮耀;有的人一生喜歡升官,把大權在握當成一種滿足;有的人鍾情於讀書,把擁有知識當成人生的最大幸福。金錢、權力不可能長存,只有知識無限,讀書人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