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橘想到的

由金橘想到的 今天是年初一.吃過早飯,書呆子氣十足的我總不能悶在家裡吧,還是跟大家一起去家鄉的牡丹亭玩玩吧.也順便看看公園化妝成了什麼樣,發生了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來到牡丹亭,放眼四望:公園裡擺放了各式各樣的菊花,有白的,有黃的,有紅的,還有紫的。朵朵盛開,五彩繽紛,真叫人喜愛。從遠處看,花盤微微低垂著,既像一個個艷麗的繡球,又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紅著臉蛋低頭不語,十分惹人喜愛。

這時我才仔細端詳起公園中央的兩盆金橘來:橘樹連盆才一米多高。橘葉像大拇指那么大,但比大拇指尖。葉色翠綠光滑。由於培育得好,兩住橘樹枝繁葉茂。但美中不足的是:樹上的金橘並不像枝葉那樣密密麻麻,而是只有小小的幾個。這是為什麼?再一瞧,原來是人們摘了。枝頭上的橘子皮就是最好不過的證據。

看到這不該有的一切,我陷入了沉思:金橘是供人們觀賞的,並不是可以食用的,有了它能增加春節的氣氛。難道就因為人們貪婪的手,給原本美觀的金橘樹添上一粒污斑?給中華民族原本優秀的品行抹上一層永遠洗不去的污垢?我不敢在往下想了,這太不可思議了。

我沒有興趣遊玩了。一路上媽媽說什麼,我也只是隨聲附和,根本不知道大家在說些什麼。此時此刻,我只有一個心愿:希望大家愛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