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唐 太 宗

育才一小六(6)班  唐揚浩

雖然我最喜歡的帝王是曹操,但是他生前並未稱帝,而是死後追封的,所以只能算半個帝王。今天我說的帝王就是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稱帝之前的事跡,看過《隋唐英雄傳》的同學們也都知道,李世民南征北戰,在戰場上英姿勃發。可是當他真正表現出出奇的政治能力與帝王風範的時候,還是從“玄武門事變”開始。那天在宣武門前,李世民將兄長建成和弟弟元吉殺死之後,便登基了。可是當皇帝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呀!李世民一登基,眼前就擺著一件天大的問題,這件事就是如何駕馭朝臣。

那時朝廷里有三大黨派,第一是李淵的老部下。那些人都是隨李淵從太原起義的人,自然不把李世民這個“小毛孩”放在眼裡。李世民一登基,就設了一個慶功宴。當時李世民舉杯說:“認為自己最尊貴的人接此杯”,誰也沒有接這隻杯子,只有李淵的老部下蕭瑀把這隻杯子接了過來,但是李世民並未批評他,反而把他升為吏部尚書,這一舉動讓所有李淵的老部下安定了下來。

第二批人是最麻煩的一批人,那就是被殺死的李元吉和李建成的部下。玄武門事變後,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裡,這批人造反的造反,逃跑的逃跑,只有魏徵一個人留在朝中。李世民便利用這個條件,把他重用,視為明鏡。後來,那些人見自己的同伴受到了非同尋常的待遇,便紛紛向回跑,李世民就把網一收,給那些人很好的職位,他們便放心地替李世民幹了。

第三批人就是隨自己打天下的人。這些人的忠心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驕傲。李世民知道如果對他們管束不嚴的話,很有可能會重犯關羽失荊州的錯誤,所以,每次出征,李世民總是會帶一些李淵黨和李建成黨的人來約束他們。因此朝廷的內部問題就徹徹底底的解決了。

然而,令人驚訝的事,李世民為達到這些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解決這么大的問題,李世民不能說不是歷代王朝中的管理奇才呀!

除了穩定重臣之外,李世民在處理百姓的方法中可是相當的有一手。他吸取了隋朝治理百姓的教訓,魏徵的話尤其令他受啟發,所謂:“君王如船,百姓如水。水能載船,也能翻船。”他意識到百姓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因此,他採取了許多措施穩定人心,發展農業生產,當時一度出現了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樂此不疲的景象!李世民在位期間改革了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繁榮了文化。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了國富民強的太平盛世,因為他的年號為“貞觀”,所以這段時間又稱為“貞觀之治”。

發展了政治之後,他又率兵親自開拓疆土,他任用大將軍李靖,北征高句麗,又率兵擊破東突厥,占其主將,大震突厥部落,嚇得他們急忙求和。即使是晚年,他也絲毫不減當年英勇,他的部將薛仁貴、尉遲恭,個個都是曉勇善戰之人。

像李世民這種文武雙全的帝王,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