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一”

我的“五·一”

盼望已久的“五·一”節終於來到了,我和奶奶去駝頭村的姑媽家看迎賽會。

那天一大早,一陣鑼鼓聲就吵醒了正在睡覺的我。表姐、表弟和我一聽見這聲音,馬上從床上跳了起來,迅速穿好衣服,連早飯也顧不上吃就跑了出去。

路上已經有很多人在觀看了。我們擠進人群,正好看見有一些人舉著五顏六色的彩旗走了過來。走在最前面的是八個挑著花籃的小姑娘,花籃里插著許多漂亮的花,她們穿著粉紅色的旗袍,戴著墨鏡,看上去真神氣!跟在她們後面的幾個人穿著各種顏色的花袍,戴著各種各樣的面具,裝扮成一個個小的菩薩。八個大的菩薩排著隊依次走在後面,他們也都穿著花袍,戴著面具,不同的是頭上都頂著許多用竹片雕刻成的小佛像。每個菩薩的前面都有人舉著彩旗,一邊走一邊敲鑼打鼓。最後的一個菩薩是祠山真君,在他的前面有人打著“肅靜”和“迴避”的大牌子,抬著轎子,後面還有人扛著各種古時候的兵器,舉著皇帝用的傘蓋,威武極了!在他們經過的地方,每戶人家都放鞭炮歡迎。

為了了解迎賽會的由來,爸爸帶我去了村裡的社廟,也就是菩薩的家。廟裡《重建社廟記》的碑文上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張渤的人,因治水有功,被後人奉為祠山,傳說他後來又顯聖幫助朱元璋戰勝了陳友諒,被朱元璋封為真君。駝頭的村民為了紀念他的功勞,就集資建了一座祠山廟,也稱為社廟,後來廟因水災被毀,這次村民們又集資重建了社廟,重塑了這些菩薩。

通過這次活動,不僅增加了我的一些課外知識,而且還使我了解了豐富多彩的農村民間傳統文化。

( 趙卓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