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殺手

有些人看到這個題目可能有點疑惑,為什麼有愛心還是“殺手”呢?其實我也是從一本書上看到的。一些爸爸媽媽們給孩子很多壓力,孩子們其實很難受,但家長卻認為是對孩子著想,但在無形中卻使孩子非常難受、鬱悶。

一次,我和班上的幾位同學在一起討論“上補習班”的問題,有的說周末的時間出了吃飯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全都是在上外面的各個種類的提高班,有的說做完作業後不是做家長給的習題,就是完成家教布置的作業。總之幾乎都在“學習”。

我之所以在“學習”上打 “ ”號,就是想問上這些補習班到底能達到什麼樣的目的,難倒哪個上的“創維”、“創新”

多,哪個學習成績就是班級第一?我看不見得。關鍵是要看學生是不是每分鐘都在利用,如果不是,那一點效果都沒有。也就是父母為孩子報補習班,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安慰罷了,只是希望孩子能有所進步罷了!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說不定我這個不上補習班旁觀者說的話也有點道理。一些父母在讓孩子上補習班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孩子獨有的特長,繪畫、彈鋼琴、製作航模······所以家長們不能盲目為孩子報這報那,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否則,你的家長也即將成為“愛心殺手”喔!

同學們,如果你的爸爸媽媽符合了當“愛心殺手”的種種條件,不妨也對他們說一句話:“爸爸媽媽,你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