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傾聽每個誠實的語言,用一顆善心去對待

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老師組織學生摘豆莢,別的孩子都私下偷吃了幾顆,而他卻沒有。可老師逐一盤詰這些孩子時,每個孩子都默認了,惟有他挺胸抬頭、乾脆爽朗地回答:

“沒有,一顆都沒有。”老師只扔給他這樣一句話:“一點不老實,小小年紀就撒謊。”

故事不長,卻震撼人心。老師的一句話,帶給那個年僅七歲的小男孩的是什麼?是深深的痛,發自內心的痛楚。

“為什麼老師不相信我?我確實一顆都沒有吃啊!”當他被牽著耳朵推搡著時,一定會這樣想。而老師,就這樣在不經意中傷害了這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啊!成為他“生命中最初的痛”。

無論那個小男孩在事後怎樣評價他的老師,就是讓你評一評,你都會毫不猶豫地說那個老師的不對。但這只是一個例子,請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不經意地傷害了朋友呢?不一定是師生之間,還可能是和長輩或小輩之間的。如果你是受害者,你一定會銘記在心,但如果你是兇手,你可能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我的文章也就此結束,只想告訴您:

“用心去傾聽每個誠實的語言,用一顆善心去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