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生命的長河中,每時每刻都有感動存在。父母牽掛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動;朋友的信箋、一條祝福的簡訊是溫暖心靈的感動;口渴了,同事幫你打回一杯水,這是感動;勞累了,女兒給你捶捶背,這是感動;夕陽中,看著一對滿頭白髮的夫妻相互攙扶著走向路的盡頭,這也是感動……
感動無處不在。紐約曼哈頓街頭,有一個小女孩守在一棵樹下不肯離去,原來她在等待秋天最後一片樹葉落下,孩子是純真的,她會為一個平凡的自然更替而感動。
然而,行色匆匆中,多數人被生活磨礪得開始變得粗糙,開始漸漸冷漠,不願停下腳步去傾聽心靈的跫音,更不願去回味那感動帶給心靈的慰藉。有段時間,我似乎也忘記了感動的滋味。整日忙於工作,埋頭學習,不是坐在電腦前打字,就是整理資料。朋友提醒我:葉子,離開電腦,休息一會兒,做做運動!簡單的話語,讓我疲憊的心開始溫暖,讓我冷漠的心開始融化;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心情變得煩躁、鬱悶,甚至忍不住落淚,這時朋友又告訴我:流淚並不代表脆弱,只是緩解一下內心的不快,哭吧!那一瞬間,我被感動了,被朋友樸實的語言感動了。隨後我也開始改變自己,也嘗試著去關懷別人,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句話,但別人從我這裡獲得了快樂,從我這裡得到了溫暖,回報我以感動的微笑。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了,原來快樂及關懷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感動是什麼?可能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也許,感動是夏日一縷涼爽的清風,是冬日裡一輪暖暖的太陽,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是芳香四溢的一杯熱茶……擁有了感動,我們的心開始變得明亮、寬敞、純淨。
感動不是單純地落淚,不是膚淺地感時傷懷,而是一種內心的感受,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當你在感動別人的時候也會讓自己感動。所以朋友,當你心靈感到寂寞的時候,請騰出一點點時間來回味一下那一次次讓你無法忘懷的感動吧!那個時刻,你的精神家園將開滿美麗動人的花朵。並指引著你走向前方。
朱邦月——一家之主
朱邦月,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礦71歲的退休工人,40多年前——他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著5個月身孕的妻子託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讓朱邦月作了一個至今未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然而,這個家庭的4口人,除了朱邦月本身一條腿被截肢外,而後他的妻子和兩個兒子都得了絕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吃喝拉撒全靠他照料。
他每天起床後自己先裝上假肢。然後開始打掃衛生,洗米做粥,幫母子三人起床,給他們穿好衣服。端水、擠牙膏,幫助妻兒洗臉刷牙,餵他們早飯,服侍他們方便,然後還要上街買菜。
中午再次重複三個人吃飯的經歷,傍晚,幫助三個人洗澡,雖然是幾天洗一次,即使夏天,洗一個人也要耗費半小時以上。到晚上,抱病人到床上睡覺,夜間朱邦月還要起床給他們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數次。
這樣的日子,朱邦月過了近20年。但他始終堅持,因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燭光,點燃著一個家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