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讀後500字感4篇

下面是幾篇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詹天佑》讀後感,歡迎大家參閱!

讀後感一:

這個星期,我讀了一篇令我難以忘記的文章——《詹天佑》。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當時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帝國主義國家出來阻撓,詹天佑不怕困難,頂著巨大壓力,擔任總工程師,修築好京張鐵路的故事。施工時,他與工人們同吃同住,想盡辦法、任勞任怨,用他的超常智慧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還使鐵路提早兩年竣工,給了那些輕視我們的人一個有力的回擊。

“‘大概’‘差不多’這些話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這是他對他學生說的話,令我也受益匪淺,生活中,我做事比較粗心,對很多事情都是模稜兩可,讀了這句話以後,我決心要向他學習。

班級里,我是一個勞動委員,我認為我做得合格了,可讀了這篇文章,我發現自己做的事情多么微不足道,詹天佑親自奔波在高山上,油燈下,跟工人們一起勞動,多令人欽佩啊!

性格上,我的不足就是不太謙虛,不夠膽量問別人自己不懂的東西,詹天佑卻剛好相反,遇到不知道的問題總會謙虛地請教當地的農民,也總是能夠得到正確的答案。

詹天佑,一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一個集很多優點於一身的人,學習上,我一定要像他學習,多提問,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我還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做一個傑出的、愛國的人,我相信我能夠做得更好!

讀後感二:

今天,我在家裡十分無聊,我就拿起語文書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可是,當我讀到《詹天佑》這篇文章時令我深受感悟。

《詹天佑》這篇課文講述了詹天佑為了我們國家,主持修築京鐵路,他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遇到困難時,他想:這是中國人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人的工程師失去信心,他還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因出自工作人員之口……在這篇文章中表現了詹天佑的傑出才幹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有志者事竟成。在詹天佑的帶領下修築成功了居庸關和八達嶺和“人”字型線路。有一次,我考試考到了不好的成績,我心裡想到了不好的成績我心裡想到了詹天佑不怕困難的精神,我就好好學習,不偷懶。不久,考試了我考到了較好的成績。我們要向詹天佑那樣,熱愛祖國,把愛國主義的祖國精神一代一代的傳下去。要熱愛我們的祖國,不讓外國人欺負我們。

-我讀了這篇課文深受感悟,我們應該學習詹天佑那不怕嘲笑和不怕困難的精神。

讀後感三:

讀了《詹天佑》這篇課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詹天佑對工作一絲不苟的精神深深震憾了我。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1920xx年,詹天佑頂著重重壓力,在一些帝國主義者的阻撓,譏笑和要挾下,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

詹天佑為了出色地完成任務,他凡事總是親力親為,他經常勉勵工作人員:“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的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他總是以國家的聲譽作為前進的動力,他遇到困難毫不畏懼。

想想生活中的我們,如果我們也像詹天佑那樣有著一絲不苟的態度,還會因為粗心而出現錯誤嗎?如果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能像詹天佑那樣決不退縮,那我們還有什麼學不會的知識呢?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為祖國建設出力,但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前輩們總有一天會滿懷信心地把時代的接力棒交給我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把詹天佑精神傳遞下去吧!

讀後感四:

站在詹天佑銅象前,我浮想聯翩。

我仿佛看到了那鬍子一動一動的洋人蔑視我們的醜惡的嘴臉;仿佛看到了您在昏暗的油燈下扛著強烈的睡意,伏案繪圖的疲憊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在險峰的峭壁上你背著工具一步步小心翼翼攀沿留下的串串足跡;仿佛看到了滿是泥土的您在工地上帶頭排水,與工人們同吃同住的熱火朝天的場景;仿佛看到了京張鐵路竣工通車後歡呼雀躍的人們那張張幸福激動的笑臉……

站在詹天佑銅象前,我心潮澎湃。

我想對您說:“是您,在我們那雄雞般的版圖上畫出了第一條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築的鐵路;是您,使全中國人民一起奮起而雀躍起來;是您,給了那膽敢輕視中國的外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是您,暫時減慢了洋人踐踏中國的鐵蹄……”

站在詹天佑銅象前,我思緒萬千。

當祖國面臨帝國主義的要挾時,您不顧嘲笑,挺身而出,毅然而然地接受了修築京張鐵路這項自豪而艱巨的任務,用自己的智慧克服重重困難,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一個看似不可能的神話,創造了一個不朽的奇蹟……

站在詹天佑銅象前,我躊躇滿懷。

我們一定要以您為榜樣,不怕困難、勇於承擔、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