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滿足的六年級作文

只要你滿足,你可以得到無限的希望與快樂。只要你滿足,你就可以笑容滿面地去面對生活。只要你滿足,你的臉上總是少不了那一抹陽光般燦爛的笑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媽媽的滿足

媽媽——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名字。是媽媽給予了我們生命,給予了我們母愛,給予了我們溫暖。我的媽媽是世界上千千萬萬個偉大的媽媽中的一個,她平凡勤勞樸素,又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

媽媽好像是一條永不停息的流水,一年四季都忙碌,卻又忙得那么有規律。清晨,天剛蒙蒙亮,她就悄悄地鑽出溫暖的被窩,為一家人準備早餐。早餐準備完畢,便輕輕推醒我。這就是媽媽的滿足,多么微不足道。品著媽媽親手做的早餐,那是一種多么溫馨的感覺啊!

每逢雨季,哪怕是不礙事的小雨,媽媽總是要為我送雨具。因為家離學校近,媽媽就撐一把鮮艷的花雨傘步行而來由於小時侯我掌握不好下課時間,媽媽寧願早到,也不讓我多等一會,常常在細雨中一等就是半個多小時。我從教室里出來的時候,媽媽的頭上已落滿了小水珠,我心裡酸溜溜的媽媽看見我出來,便高興地說:快過來,快過來。我強裝笑顏。此時,我才發現,歲月已經寫在了媽媽的臉上。她那曾經是光滑的雙手,如今也變得粗糙了。現在,我長大了,不必再讓媽媽來回接送了。現在我給媽媽講學校里發生的趣事,媽媽總是笑得那樣甜。我知道,她希望的回報只有那么一點點,她就滿足了。

傍晚,忙個不停的媽媽又要開始做飯,我多么想幫一幫她,但我只有添亂的份,哪兒能幫上什麼忙。我只好擦擦桌子,拖拖地,做端菜,洗碗這些事,但媽媽把我做的事看得很重要了,她覺得我做的這些事已經幫了她很大的忙了。媽媽已經滿足了。

媽媽就是這樣的為一家人默默操勞著,無私地奉獻著,不知疲倦地耕耘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圖任何回報又極容易滿足。

我突然覺得滿足了

我的家境並不富裕,班裡的同學大多家境都非常好,與他們相比,我不免有些自卑,我總覺得為什麼我這么不幸運,要是我的父母也是個有錢人或是知識分子就好了。

然而,那一刻我忽然覺得知足了。

那一天,老師組織我們去殘疾院做小志願者。去到那裡,我看到的都是些不健全的人,有的是眼瞎,有的是耳聾,有的是啞的,有的是坐在輪椅上,有的是癱在床上,有的失去了雙臂……

我覺得她們很可憐。突然地,我覺得知足了,也覺得很幸福。因為與這些人相比,我是健康健全的。我有一對眼睛,可以欣賞世間的美好;我有一雙耳朵,能聆聽萬物的聲音;我有嘴巴,可以盡情與人暢談;我有矯健的雙腿,可以盡情奔跑;我有靈活的雙手,可以揮筆寫字。這些都是珍貴的,我覺得滿足了,我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這些如此寶貴的東西給我。

我突然覺得滿足了,我會好好珍惜我所擁有的。

滿足

滿足是一種多么可貴的精神啊!

只要你滿足,你可以得到無限的希望與快樂。只要你滿足,你就可以笑容滿面地去面對生活。只要你滿足,你的臉上總是少不了那一抹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只要你滿足,面對任何事情,你總是感覺有著一抹溫暖和煦的陽光,照射在你的身上,那樣的暖和。只要有了滿足,你做任何事情,都似乎變得有動力,有精神,活力四射。只要有了滿足,你的身體內,似乎被射入了“開心劑”,想不開心都是難如登天……

滿足那樣的寶貴,滿足給予了我們那么多……我們豈能不滿足?

學會滿足,珍惜幸福

我輕輕地合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里的故事仍在我眼前迴蕩。

這本書主要講了海倫變成盲聾啞人後的生活,起先她對生活充滿了失望,但在家人與老師幫助下,她考進了哈佛大學,並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對生活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和海倫的童年比起來,我的童年是多么的辛福,海倫的童年就像一隻被困在籠子裡的小鳥,充滿了艱難困苦,而我童年的小鳥卻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飛翔,我倆的童年真是大不相同。讀著這本書,我不由地想起了一件我至今想起來仍後悔不已的事。

媽媽又耐煩地說:下午拖地。我怒氣沖沖地反駁到:不拖,老是讓我拖,就不能讓我休息一會嗎?不行,你天天玩電腦還累呀。我理虧,只好答應了。雖然滿肚子不願意,但還是母命難為。

拿起拖把,我漫不經心地拖起來,一邊拖,嘴裡還一邊嘀咕著:老讓我拖,就會使喚我……拼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客廳和兩個房間拖好了,但還有衛生間、廚房和餐廳,我再也忍不住了,火冒三丈的我嘭地一聲把拖把扔在了地上,顧自己玩去了。當我再次把拖把拿起來時,發現它的手把被我摔破了,裂了好大一條縫,我滿腦子都在想著下一局遊戲要怎樣打才能反敗為勝,算啦算啦,等下再修吧我不以為然地想著。

媽媽下班回來後大發雷霆,她面紅耳赤,咆哮著,像一頭兇惡的獅子,向我撲來。但我對她的表現早已習以為常,滿不在乎的看著她。她好像知道我沒有半點恐懼,又拿我沒辦法,只好自己氣呼呼地拖好那剩下的幾個房間我看著她那疲憊的身軀,卻覺得這是她應該做的事。

現在想想,我心中充滿了悔恨與不該,我悔恨我這樣對媽媽,畢竟她養我很不容易,我應該幫她分擔一些家務。我還不該常常惹媽媽生氣,我應該要好好聽她的話,不該讓她為我操碎了心,還要忍受我的少不更事。原本幼稚的我以為父母為兒女做事是天經地義的,可讀過這本書後我仿佛成熟不少,才知道兒女應該是要孝順父母的,不幫父母做事已經不孝了,更何況讓父母為自己做事呢?和海倫比起來,我唯有敬重和慚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它讓我學會滿足,讓我體會幸福,海倫尚且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有著幸福生活的我們難道不該停止抱怨,更好地向自己的目標前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