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假期見聞作文600字

【假期見聞】

初一(3)班丁紫珊

這是我的第一次投稿,我知道自己的文筆不是特別好,看到同學們一篇篇近乎完美的文章,我自愧不如。暑假已經快結束了,總想等自己寫出滿意的一篇再投稿,但又怕最後的機會也讓我給等丟了,所以我決定要跟你們說說我的假期見聞了。

這個暑假對我來說意義最重大的就是參與中韓交流的日子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卻已足夠我們建立起友誼。

還記得在第一天的時候,我們去到韓國當地的大禮堂參加歡迎儀式,和新夥伴們一起玩遊戲,我的搭檔很可愛,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櫻桃般的小嘴,纖纖的細手,讓我在第一次的見面時就對她頗有好感。之後的日子,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然而,韓國之行很快就結束了,於是我們相互交換了聯繫方式。不過,他們在韓國不用微信,這令我們的“聯繫方式”異常繁瑣!但是我們是誰,我們的友誼之路怎么可能簡簡單單的就被“聯繫”這個“路障”給阻礙了呢。為了方便聯繫,我們很快就"培訓"他們學會了使用微信。

不久,他們也來到了中國。來這兒的第一天,我們帶他們去了長城,我們勵志要爬到最高(老師定的最高點)!定完了目標,我,靳雅雯,和王梓涵就帶著三個韓國小姐姐去奮鬥了。讓我驚訝的是,她們的體力竟然那么差,爬一會就要休息。爬到一半的時候我們問她們:Shallwemoveon?我們繼續嗎?而她們希望徵求我們的意見。我脫口而出的一句:Iwanttogotothetop!正好,也撞上了雅雯的心思。小姐姐們聽完很爽快的起身繼續前進了。那一刻,我內心特別感動,她們明明已經累的滿頭大汗了,卻還是決定跟我們一起完成心愿。

那天,我們爬上山頂之後,特別開心,一起拍了好多張照片。她們也是開心的不得了,她們成功了,不是嗎?

這次中韓交流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韓國景福宮的歷史,民俗村的歷史和民俗,當然也還有中國故宮歷史和航空博物館的一些知識。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獲得了友誼。

這次的交流也讓我對韓國的印象有了改觀,他們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支持“薩德”的壞蛋,他們只是普通居民。我們看問題不能情緒化,不能一概而論。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韓國朋友們,你們教會了我很多,我會想念你們的。

【假期見聞】

初一(4)班門程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宋李清照《聲聲慢》

初看這詞,我就被深深地迷住了,每一字每一句,仿佛都帶我穿梭百年,來到詞人的面前,看她所看,聞她所聞,感她所感。目之所及,亦漸漸清晰了——

一個蟬鬢攏雲,蛾眉掃月的女子獨坐窗前,眼眉中儘是悲苦淒涼。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悽慘悲戚?

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女子心中惆悵,面對著淒寒景象,心中竟不由得念起亡夫。

女子只好借酒消愁,可是單單喝兩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更是抵不過心中地寒意罷!

突然,一隻大雁從眼前飛過,刮過一彎孤獨的弧線,雁鳴悲涼,仿佛劃破天際,直擊女子心中最脆弱的一點。

女子一時鼻頭酸楚,臉頰一行晶瑩划過。淚眼朦朧中,她仿佛認出了一隻孤雁,就是當年為自己傳遞情書的那隻。

此時再看滿園的菊花,已是紛紛凋零,與丈夫同賞的“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亦不復存在,可謂是“物人皆非”了。

獨坐窗前,見無邊絲雨細如愁,梧桐亦可雙雙作伴,自己卻只得孤身。家仇國恨,兒女情長,又怎能用一個“愁”字就可代替的?

看過人間繁華,終究芳華已逝。我不由得感嘆,了解到詞人李清照作詞時的背景,所感嘆的,就不只是詞人的兒女情長了。

靖康二年,李清照國破家亡,丈夫趙明誠在南下中因病去世,從此,李清照便只得孤身一人,無依無靠。

這也是李清照詞風的一個轉折點。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一個愛好文學的士大夫家庭,家學薰陶,耳濡目染,加之聰慧穎悟,成為了“千古第一才女”。

18歲與丈夫趙明誠成親後,生活更是幸福。國家繁榮,家庭美滿,成就了李清照詞風初期的“清新可人”。

可靖康之變過後,從《聲聲慢》開始,李清照的詞風就漸漸走向了沉鬱淒婉,家國情懷也漸漸濃郁。

從“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到“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再到“春殘何事苦思鄉,病里梳頭恨最長”,這其中所經歷的,不僅僅是詞風的變化,更是一個女子“天上地下”的整個人生。

若沒有靖康之變,家仇國恨,可能李清照就永遠是一個“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的純情姑娘。可如果沒有靖康之變,家仇國恨,就永遠不會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愛國女郎。

而從本質上改變李清照的,是那顆“縱使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也“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愛國之心。

李清照在孑然一身時,仍不自哀自怨,心繫家國,就算心中難忍悽苦,還是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做貢獻。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便應該更加愛國,讓詞情,燃起愛國之情!

【我的假期見聞】

初一(4)班張靖萱

有的時候,一件小的不起眼的事情會給你帶來很多啟示,我在削鉛筆的時候,一直削斷,一支很長的鉛筆,活生生的讓我削下一半去,我非常氣憤,我很小心翼翼地削了,為什麼還是斷,一直斷,不停地斷!這令我陷入了沉思!後來,我媽看見了,讓我換個方法削,果然就沒斷了。

這讓我想起最初學畫畫的我,那時我還很小,我很喜歡畫畫,它是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四年級的時候,我開始了我的素描生涯,我很羨慕那些畫的非常好的哥哥姐姐們,我認為,他們已成為經典,而我永遠成為不了那最經典的人!不過我沒放棄,我知道自己畫的不好,我就回家畫,當我認為我畫的還不錯時,老師給出了否認,這令我感到灰心,失落,感覺自己的時間全白費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終於知道了“答案”!我之所以畫的不好,是一直以來我畫畫的方法方式不對,我從來沒有找到根本的問題,線條都還沒有畫流暢,就想畫其他的,說難聽點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所以我開始練線條,最後我才成為我想成為的人!沒有找到一個合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方式,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費的,努力的人不一定成功有智慧的努力的人,一定會成功!

我熱愛畫畫,所以十幾年來,我也從沒放棄過它,它已成為我生命的伴侶,已成為我生命的一半如果此生我不能再畫畫,我的生命將毫無意義!

【假期見聞】

初一(3)班劉與桐

這兩天我大概經歷了這個假期最大的災難,並不是不想開學,也不是作業寫不完,而是我媽逼我投稿假期見聞。

講真哎!作為一個能少寫字就一定少寫字的人,我的內心是崩潰的!不僅是因為文筆爛,寫不好,還因為這個假期我除了少數幾天去興趣班上課,還有去外省玩了幾天外,基本沒有出過門了……其實宅在家裡看小說、看漫畫、看電影、看新聞……並不是很無聊,或者可以說我自娛自樂的很開心,然而,我還是沒的寫。

我也曾嘗試過寫影評、寫樂評、寫書評、寫讀後感之類的東西,但是像我這樣一個沒腦洞、沒見識、文筆還爛的人,寫出來的東西和公眾號上面發過的其他同(xué)學(bà)寫的比起來……簡直太菜了啊!

以上是我對這窗外一頓亂嗥“賜予我無限靈感吧!(我個神經病)”後的結果,和以前一樣亂七八糟,在這裡我沒辦法說出“因此我明白了什麼什麼,從此喜歡上了寫作文”之類的話,真的很做作啊!但是我不得不說,這篇作文我寫的一氣呵成,大概是因為我對睡覺的無限渴望吧(半夜寫作文的苦)!這也使我不得不明白……狗急了也會跳牆(看到沒有,我急了連自己都會黑)。

對不起,一不小心放飛自我了,以後不會了,我不是這樣的人,真的!(皮一下很開心)

以上,全部是我所經歷的,以及我真情實感不添加任何編造成分的吐槽,我真的沒有覺得寫的多好,但是卻覺得寫出來很舒服,沒有生拉硬扯的強行把那些千篇一律的道理寫進去,至少自己看著沒有那么尷尬。我終於明白,真情實感並不是隨便編一編就可以寫出來的;道理也不是套一套就可以隨便用的,它總是會和真情實感結伴同行。

【假期見聞】

初一(4)班李興辰

在現在的社會中,法,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的社會上,有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遵法、守法、懂法了。如果一直這樣,肯定會讓社會的整體狀況越來越差。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遵法、守法、懂法。

不遵法的人一定會受到很大的懲罰。說到這兒,我想起了在《社會與法》這個節目上看到的一個故事。《鏡子》講述的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有三個家庭因為孩子輟學所陷入了困境,父母們無奈之下將孩子送進一所特殊的學校去“改造”他們,誰知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教育。“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就是父母們接受到的教育,因為孩子輟學被父母罵了一頓,反而卻把孩子送到了這個“特殊”的學校,而且父母們和孩子們都要遭罪。

影片以代表感情問題為切入點,以情感教育缺失這個角度,重新觀察現代社會中的親子關係或者是親密關係。就像老一輩人常說的一樣“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親子關係就是要求父母們多和孩子們溝通,就算太忙也要找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聊聊天;知道我們心裡到底想的是什麼,才能和您溝通。

紀錄片表現了社會複雜性的基礎上,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很多的空間去思考,讓我們的心靈回到家去。不要在把愛變成傷害了。

【假期見聞】

初一(4)班關鑫樂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澤東《滿江紅》

在8月21號,我和好朋友懷著一顆熾熱的心瞻仰了毛主席紀念堂。偉大領袖毛主席。他的偉績傳遍中華大地的家家戶戶,他的姓名鐫刻在每個人心中,他的歷史已漸漸翻過,可他的精神卻被傳承下去,激勵著每一代的中國人…………

我們排著隊,慢慢慢慢的挪著小碎步走向毛主席紀念堂的大門,走了兩個多小時,每個人的嘴唇都乾裂了,我越走越暈,感覺腦袋裡裝了很重的東西,隨時都會摔倒,以至於我後來的一個多小時全靠旁邊的護欄行走。走著走著,好多小孩子都哭了,嘴裡不停地喊著:水。還有一位老人因禁不住高溫被120拉走了。

頓時,我感覺我要放棄了,我每走一步都感覺腳扎在釘子上一樣,還有許多傘在旁邊擠。雖然很累,但我直接把放棄的想法打消掉了,我哼起歌,希望能不那么累,果真,慢慢慢慢就看到了毛主席紀念堂,過了安檢,一切都變快了,也就過了20多分鐘我們一堆人都進入了大門內。

剎那間,大人們的說話聲消失了,老人們的抱怨聲消失了,就連小孩子的哭鬧聲也消失了。這時,我才深深感受到毛主席在人們心裡的位置,一進入都不自覺閉上了嘴。進紀念堂大廳就是精緻的漢白玉雕塑的雄偉高大的毛主席塑像,我們走過紅色的地毯,將花獻到主席塑像前,默默地鞠了個躬。

再往前走便是陳列主席遺體的水晶棺,雖然每個人要走快一些,但我還是放慢了腳步,懷著崇敬的心情望著水晶棺里的主席。出來後,我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靜。

在毛主席身上,有許多地方地方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毛主席的思想,精神,都需要我們學習。

毛主席永遠活在我的心中,向革命先驅致敬!